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古代文獻精選】

《素問·痺論》:“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

《難經·六十難》:“心之病……其痛甚,但在心,手足清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類證治裁·胸痺》:“胸痺,胸中陽微不運,久則陰乘陽位而為痺結也,其症胸滿喘息,短氣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陽氣不舒,濁陰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則氣結咳唾,胸痛徹背。夫諸陽受氣於胸中,必胸次空曠,而後清氣轉運,布息展舒。胸痺之脈,陽微陰弦,陽微知在上焦,陰弦則為心痛,以《金匱》、《千金》均以通陽主治也。”

附真心痛

真心痛是胸痺進一步發展的嚴重病證,其特點為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伴心悸、水腫、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蒼白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其病因病機和“胸痺”一樣,與年老體衰、陽氣不足、七情內傷、氣滯血瘀、過食肥甘或勞倦傷脾、痰濁化生、寒邪侵襲、血脈凝滯等因素有關。其發病基礎是本虛,標實是發病條件。如寒凝氣滯,血瘀痰濁,閉阻心脈,心脈不通,出現心胸疼痛,嚴重者心脈突然閉塞,氣血執行中斷,可見心胸猝然大痛,而發為真心痛。若心氣不足,運血無力,心脈瘀阻,心血虧虛,氣血執行不利,可見心動悸,脈結代;若心腎陽虛,水邪氾濫,水飲凌心射肺,可出現心悸、水腫、喘促,或亡陽厥脫,或亡陰厥脫,或陰陽俱脫,最後導致陰陽離決。總之,本病其位在心,總的病機為本虛標實,而在急性期則以標實為主。在發作期必須選用有速效止痛作用之藥物,以迅速緩解心痛症狀。疼痛緩解後予以辨證施治,常以補氣活血、溫陽通脈為法,可與胸痺辨證互參。

真心痛發作時應用寬胸氣霧劑口腔噴霧給藥,或舌下含化複方丹參滴丸或速效救心丸或麝香保心丸,緩解疼痛,併合理護理:臥床休息,低流量給氧,保持情緒穩定,大便通暢等。必要時採用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

1。氣虛血瘀證

症狀:心胸刺痛,胸部悶窒,動則加重,伴短氣乏力,汗出心悸,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質黯淡或有瘀點瘀斑,舌苔薄白,脈弦細無力。

治法:益氣活血,通脈止痛。

方藥:保元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人參、黃芪補益心氣;失笑散、桃仁、紅花、川芎活血化瘀;赤芍、當歸、丹參養血活血;柴胡、枳殼、桔梗行氣豁痰寬胸;甘草調和諸藥。

瘀重刺痛明顯,加莪術、延胡索,另吞三七粉;口乾,舌紅,加麥冬、生地養陰;舌淡肢冷,加肉桂、仙靈脾;痰熱內蘊,加黃連、瓜蔞、半夏。

2。寒凝心脈證

症狀:胸痛徹背,胸悶氣短,心悸不寧,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質淡黯,舌苔白膩,脈沉無力,遲緩或結代。

治法:溫補心陽,散寒通脈。

方藥:當歸四逆湯加味。當歸補血活血;芍藥養血和營;桂枝、附子溫經散寒;細辛散寒,除痺止痛;人參、甘草益氣健脾;通草、三七、丹參通行血脈。

寒象明顯,加乾薑、蜀椒、蓽茇、高良薑;氣滯加白檀香;痛劇急予蘇合香丸之類。

3。正虛陽脫證

症狀:心胸絞痛,胸中憋悶或有窒息感,喘促不寧,心慌,面色蒼白,大汗淋漓,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則神識昏迷,四肢厥冷,口開目合,手撒尿遺,脈疾數無力或脈微欲絕。

治法: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方藥:四逆加人參湯加減。陰竭陽亡,合生脈散。紅參大補元氣;附子、肉桂溫陽;山萸肉、龍骨、牡蠣固脫;玉竹、炙甘草養陰益氣。

陰竭加五味子,並可急用獨參湯灌服或鼻飼,或參附註射液靜脈用藥。亦可選用蝮蛇抗栓酶、蚓激酶、三七總苷、毛冬青甲素、川芎嗪等活血藥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凝和溶栓作用,並可擴張冠狀動脈。

第三節厥證

厥證是由於陰陽失調,氣機逆亂所引起的,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輕者短時甦醒,醒後無偏癱、失語、口眼歪斜等後遺症;重者昏厥時間較長,甚則可一厥不醒而死亡。

有關厥的記載,始於《內經》,論述甚多,從症狀而言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指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如《素問·厥論》指出:“厥……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素問·大奇論》亦認為:“暴厥者,不知與人言。”另一種是指肢體和手足逆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