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致力於簽訂新條約,這樣最為適當。由此,帝國政府在此之前對有關各國說明了以上要旨,勸告他們一起通告廢除,可是沒有任何一國同意這一點。…………至於進而擴張軍備或有害於國際和平,這完全是帝國做夢也不會想到的事。”'〔日〕外務省:《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書(1840—1945》下卷,1969年再版本,《文書》第287~288頁。'
自從1922年2月6日簽訂華盛頓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以來,日本始終對這種限制不滿,總是夢寐以求打破條約的限制,以便不受束縛地全力擴充海軍軍備。當時任外務次官的重光葵也認為:日本“廢除華盛頓條約,意味著日本要同英、美第一流海軍國展開軍備競賽。”'《重光葵外交回憶錄》,知識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頁。'
但是,在日本外交當局的談活中,無限制發展海軍軍備的主旨,竟變成了“帝國做夢也不會想到的事”。
在倫敦召開的海軍裁軍預備會議,經兩個多月的會談未達成任何的協議。1935年12月7日,依據華盛頓條約和倫敦條約召集的5國海軍會議,正式在倫敦開會。美國代表提議,按現存比率對各種型別的艦船,從整個量上裁減兩成,並討論對火炮口徑等質的限制。
但日本首席代表永野修身海軍上將,重申日本不贊成華盛頓條約,主張共同最高限度原則,由於日本固執必須首先決定對等問題的主張,大會於1936年1月15日,討論了共同最高限度的原則。因為沒有其他代表發言支援這個提案,日本代表便於1月16日正式宣佈退出裁軍會議。
1936年8月,日本五相會議決定建立足以確保西太平洋制海權的強大海軍。這樣,限制海軍軍備的華盛頓條約和倫敦條約,都在1936年12月31日失效。從1937年1月起,進入了無條約的時代。當時英美日3國艦艇的總噸位是,英國100萬噸,美國80萬噸,日本70萬噸。日本開始了不受任何條約限制的軍備擴充和競賽,以圖爭霸於西太平洋。
二、《日德反共產國際協定》的簽訂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武裝侵佔中國東北,引起中國人民的反抗和世界人民的譴責,國際聯盟中的英、法等大國雖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但一些小國仍要求譴責日本的侵略行徑。
1933年2月24日,國聯大會以42票對1票的表決透過19國提案,日本遭到失敗,惱羞成怒,退出國聯。日本在國際上的孤立,使它感到必須尋求志同道合的同盟者,以便在實施擴大侵略的行動中,相互支援和配合,並與國際上的反對勢力相抗衡。
1935年7~8月,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任務,揭露了法西斯勢力崛起的原因及其階級本質,指出了反法西斯主義和制止侵略戰爭的關鍵,就是建立和發展廣泛的反法西斯人民陣線。這對於怯西斯主義國家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
當時的法西斯德國,是繼日本退出國際聯盟後,於1933年10月又一個退出國際聯盟陷入孤立的國家。日、德兩國都奉行著法西斯主義和瘋狂的擴軍備戰政策,它們都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滿,企圖透過重新瓜分世界和對外侵略來謀求出路,都自稱“窮國”,要向“富國”控制的國際秩序挑戰,它們有著廣泛的共同利害關係。日本指望透過和法西斯德國的勾結,在它進攻中國、蘇聯和英美時,得到德國的支援和幫助;德國認為它和英法及蘇聯衝突起來,光有義大利的援助還不夠,最好在遠東有一個夥伴,從東方威脅英法和牽制蘇聯;同時,以反共為幌子實行這種聯合,也不會引起英法美的反對。
1934年3月,日本政府任命大島浩上校為駐柏林大使館武官。此人是原陸軍大巨大島健一的兒子,受過德國式的教育,能講流利的德語,對德國有著特別的親熱感,是日本陸軍中首屈一指的德國通。日本陸軍參謀總長以訓令指示大島,調查納粹政權的穩定性,德國陸軍的現狀及發展,德蘇兩國間的關係等情況。從此,大島即透過納粹黨的外交代表裡賓特洛甫,與納粹首領希特勒表示親近。
1934年12月,倫敦海軍裁軍預備會議結束時,裡賓特洛甫曾特意請求參加會議的日本代表山本五十六,離開倫敦回國時順路到柏林,並打算讓希特勒接見他'〔日〕阿川弘之:《山本五十六》,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版,第224頁。',以密切雙方的關係。
1935年6月,裡賓特洛甫派助手哈克拜訪了大島武官,建議兩國締結反共的軍事同盟。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