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為什麼”,使我的知識範圍迅速擴大,織出了一張張橫跨於各門科學之間的知識之網。
為《十萬個為什麼》挑大樑(2)
《十萬個為什麼》初版本不是像現在版本那樣在每篇末署作者名字,而是按寫作多少為序,在書前署名。由於我是化學分冊和農業分冊寫得最多的作者,所以在這兩冊初版本上,我的名字都是排在第一個。
我小小年紀,被少年兒童出版社委以重任,為《十萬個為什麼》挑大樑,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開國元勳”……那時的我,跟讀者的年齡相差並不大。正因為這樣,如今很多四、五十歲的《十萬個為什麼》的老讀者見到我,都很奇怪,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我該是個“老爺爺”了——連《十萬個為什麼》都已四十多“歲”了嘛!
關於《十萬個為什麼》的另一“內幕”,是我在前些年跟已經退休了的曹燕芳閒聊時,這才知道的:
當時,《十萬個為什麼》的稿費是按篇算的,每篇十元,而給我卻是每篇五元!為什麼我的稿費比別人低了一半?
這個“為什麼”的答案是十分荒唐的。據說,因為那時我還是一個學生,稿費給多了不好,以免出“第二個劉紹棠”! 劉紹棠是中國的“神童作家”,上高中的時候,高中語文課本里就印著他的小說《青枝綠葉》。在1957年,劉紹棠被打成“右派分子”。
就這樣,這部迄今印了兩億一千萬冊的書,我只在初版時拿到過每篇五元的稿費(後來在1980年、1999年修訂再版時發過一回按篇計算的稿費)。臺灣作家來訪時,知道我是《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以為稿費不少,經我說明後頗為驚訝。因為如果在臺灣按版稅制計算,印了兩億多冊的書的版稅,作者一輩子都用不光!
少年兒童出版社醞釀出版《十萬個為什麼》,是在1959年。
我注意到,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每一冊的編著者名單中,都有“山邊石”其人。後來一打聽,原來“山邊石”是“三編室”的諧音。《十萬個為什麼》是由少年兒童出版社第三編輯室編輯的。當時的第三編輯室主任是王國忠。他由於編輯《十萬個為什麼》的成功,後來升任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上海出版局局長。
2000年1月15日,我曾經請王國忠回憶《十萬個為什麼》的編輯經過。
據他回憶:1958年“大躍進”時,少年兒童出版社出書的數量“大躍進”,比往年增加了許多,但是質量大幅度下降。這樣,在1959年迎接國慶十週年的時候,少年兒童出版社竟然拿不出像樣的書。於是,決心吸取“大躍進”的教訓,出點有質量的書。編輯們在學校進行調查,發現學生們愛問“為什麼”,從1959年年底開始,便準備著手編一套問答式的大型自然科學叢書。
王國忠說,當時,受蘇聯伊林《十萬個為什麼》的啟示,也受《科學畫報》的“為什麼”專欄的啟發。
我說,早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過一套《自然科學知識問答》,有點類似《十萬個為什麼》,作者便是後來成為著名“右派分子”的葛佩琦。我曾經訪問過葛佩琦,他說他原本是學物理的。我也看到過少年兒童出版社當時出版過一本墨綠色封面的小書,書名《一百個為什麼》。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為《十萬個為什麼》挑大樑(3)
王國忠說,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是完整的一部作品,而他設想出版一本類似於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但各篇是獨立的科學小品。
當時為了給這套書取一個響亮的名字,編輯們想出二十幾個書名,寫在第三編輯室的黑板上。最後,大家不約而同選中了《十萬個為什麼》這個書名。
其實,細細“考證”起來,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這書名,取自英國詩人吉百齡的詩句:
五千個在哪兒,
七千個怎麼樣,
十萬個為什麼。
吉百齡,又譯為吉卜林。約瑟夫·拉迪亞德·吉卜林,英國短篇小說大師,詩人,19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百齡1865年生於印度孟買,他父親是藝術學校的校長、藝術家,巴基斯坦拉合爾博物館館長。在印度的經歷,使吉百齡熟悉印度的自然風光和民間傳說。後來,他移居美國,開始發表關於印度的《叢林之書》、《叢林之書續集》等作品。
伊林從吉百齡的詩句中,選用《十萬個為什麼》作書名——儘管書裡的為什麼並沒有“十萬個”。在俄語中,“十萬”——“一百個千”,用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