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範圍,它遍及東南亞、日本、韓國乃至美、加,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性歌迷會。
3。“華仔天地”天地寬(2)
其中,年紀最大的已近八旬,而年齡最小的卻還在吃奶,這樣廣大的歌迷層面,連劉德華自己都始料未及。
“因為,我們規定歌迷15歲以下,一定要爸媽陪,所以,很多歌迷都是父子或母女一起參加。”
在香港,像這樣的父子會員或母女會員、甚至全家會員的現象,確實不在少數。
一般來說,對兒女參加歌迷會的舉動,很多家長均不願意,害怕自己的孩子捲入狂熱崇拜的怪圈,因此玩物喪志,沉溺其中,最終耽誤學業,浪費光陰。
但“華仔天地”似乎是個例外,家長們非但不阻止孩子參加,還陪同子女一同加入。
因為劉德華在創辦歌迷會時就立下規矩,要把自己的歌迷會辦成健康娛樂、交流心得、提高修養的俱樂部。
“華仔天地”辦得算是規範的,它有常設機構,有辦公室,有固定的工作人員。
透過這個常設的辦事機構,“華仔天地”的成員間保持著密切的聯絡。
辦事機構熱心為歌迷服務,除定期組織活動外,還長年開設各種“才藝班”。
如:粵語班、英文班、烹飪班、國樂班等等,還有定期的文藝訓練,以期在公開性的活動中,歌迷會成員能夠以較高的素質為劉德華提供最佳後援。
劉德華說:“從我懂性開始,深深知道家長們不會喜歡子女加入歌迷會此等組織,認為子女花精神、花金錢、很荒唐等。
我就是要想辦法搞好歌迷會,改變家長們的思想,要他們明白,子女加入‘華仔天地’是學好,不會學壞。”
“我的歌迷會和人家不一樣,不是隻有純粹的吃喝玩樂,我會教大家分辨是非,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也會教大家唸書、書法、常識問答,每年有四次的活動,我改變了一般人對歌迷會的感覺。”
其實,在劉德華的歌迷會剛剛成立時,並沒有良好的紀律和公眾形象。
這裡面,融入了劉德華的一片苦心。
1988年6月18日,“華仔天地”正式成立,那天,在大專會堂舉行了首次大聚會。
這個會堂擁有1000多個座位,因歌迷人數太多,仍有大批歌迷在會堂門口擠來擠去,劉德華的汽車到達時,不少歌迷甚至不顧危險,激動地向汽車撲過來。
當時,與劉德華同車到來的曾志偉無意中說了一句:你的歌迷這樣亂哪!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劉德華感到非常難堪。
自那一天起,他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嚴肅紀律,管好自己的“華仔天地”。
歌迷會是一個鬆散的組織,要想管理好是很困難的。
為此,劉德華首先強調一種整體觀念,他對歌迷說:“既然大家都已成為了“華仔天地”的一員,就一定要時刻記住,你們的一舉一動,都會關係到整個“華仔天地”的公眾形象,而“華仔天地”的形象,也就是我劉德華的形象,你們應該讓我為你們而驕傲!”
在劉德華的引導下,“華仔天地”建立了一套健全的組織程式,每個歌迷都有正式的登記手續,會中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全體歌迷會成員都必須按章辦事,歌迷會一切收入公開,歌迷們自己管理自己,秩序井然。
在加強紀律、倡導良好精神風貌的同時,劉德華還有意識地透過舉辦各種有益的活動,來加強歌迷會的群體觀念和社會意識。
其中,陪伴偶像出席電視臺舉辦的一些活動,也是重要內容之一。
如在電視臺拍攝的《勁歌金曲》、《歡樂今宵》等綜藝節目中,劉德華帶領自己的歌迷們共同配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素質出現在社會大眾面前,為“華仔天地”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
劉德華對自己的歌迷、影迷的精神氣質、人格修養都有很高的要求,在“華仔天地”中,提倡“四自”精神,即:自信、自知、自愛、自然。
劉德華以此要求,與廣大歌迷、影迷們共勉。
3。“華仔天地”天地寬(3)
劉德華在演藝事業上不斷進取,他也希望自己的歌迷、影迷們共同進步,“華仔天地”因此特設有“進步獎”,這個獎是給歌迷的,也是給劉德華自己的。
這個獎的設立,使“華仔天地”成員中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求上進的意識,弘揚了一種正氣。
與一些純以娛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