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之行,還有我們這一代人的心路歷程。這篇短文鮮明地傳遞了那個年代的主旋律之音,革命在理想主義的旗幟下,在現代化運動中獲得了新的詮釋。即便在今天,我自己的許多想法已經發生了大的變化,但我仍然謹慎地對待理想主義,而且總覺得自己的血液在澎湃。我有時甚至認為,我們這一代人中的一部分,也許是對曾經的真正意義上的革命懷有理解和敬意的最後一代知識分子。這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個可笑的想法。二六年七月,我由西安去延安,心情是那樣的特別,在到達的夜晚,我是那樣渴望貼近延河,貼近寶塔山。夜間的延安城不像我想象的那樣,“後革命”的某種氛圍也在這裡散發著。在住下後,我又被當地朋友拉上車,往棗園方向去了,到那裡吃羊肉。翌日的黎明,我漫步延河,乾涸的河床上零星長著雜草,跨過河道的大橋下面躺著一個衣衫襤褸的流浪漢。這個景象對我幾乎是打擊。只有當我仰望山上的寶塔時,神聖感才代替了敗興。我很少朗誦詩歌,此時,賀敬之《回延安》的詩句脫口而出。如果回到當年,我或許是個革命者。在寶塔山下,我看到了有家小店賣剪紙,既有以革命為主題的,也有反映民間風俗的。我挑了許多張,從這些紅色的剪紙中,想象當年的延安。在從延安去米脂的路上,大家說到那時的革命者,我說,丁玲“昔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這才是“超女”。我和幾個朋友驅車到了米脂縣一個叫黑疙瘩村的地方,陪朋友祭掃她的爺爺,一位老紅軍戰士。我站在山坡上,想到的不是生與死,而是革命與貧困的問題。
八十年代的校園仍然充滿政治激情。自發的黨章學習小組層出不窮,儘管在八十年代初期,像我們這樣的學校,一個班級能發展一兩個黨員已不容易。我的上一屆同學中,直到畢業都沒有一個人能夠加入黨組織。但這絲毫不影響學生申請入黨的勢頭,未能在學校入黨的部分同學,畢業前夕還要求系裡把自己的入黨申請書放入檔案。當時獲知高年級有同學是黨員,我們看他們的眼光幾乎是異樣的。而學生黨員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工作中也發揮著特別的作用, 也就是黨組織要求的“先鋒模範作用”。
一九八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晚,我們都擠在文科樓三樓大教室收看那場揪心的第三屆世界女子排球賽。這場歷時十一天的比賽,最終的決賽在中國和日本女排之間進行。我們彷彿也在日本大阪市府立體育館內,情緒緊繃。這場鏖戰終於以中國女排奪冠閉幕。當時大教室的狂熱氣氛幾乎沸騰。那時,我們仍然把體育和政治和中華民族的振興聯絡在一起,上街*慶祝的隊伍迅速集結走出校門,這幾乎是一個全國性的景象。“三大球翻身,女排捷足先登”的標語四處可見。等我們從街上*返回第八宿舍時,部分同學的興奮情緒還難以平抑。和我們住一幢樓的體育系學生,在樓前砸酒瓶、燒棉被,又有同學把裝垃圾的籮筐拉來焚燒,圍觀的同學越來越多。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高年級的同學大聲疾呼:“不能再燒東西!”我認出這是我們系七七級的班長。他又擠進人群,再次大聲說:“我是共產黨員!請大家聽我的!”在一陣喧譁之後,同學散去,火也被撲滅。
昔我往矣(5)
許多年以後,幾個系友聚會,這位班長也在場,大家說到了這件事。我們幾乎是齊聲說:“我是共產黨員!”
政治理想與入世情懷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了我對道路的選擇。在最初選擇專業領域時,我也放棄了自己對古代文學和現代漢語的愛好,涉足中國現當代文學,這個與二十世紀中國關聯密切的學科,與當下生活氣息相通的領域。從一九八五年到*年,我對報告文學特別有興趣。蘇州鄉鎮企業不斷崛起,反映這類題材的報告文學創作活動在我生活的城市是個文化熱點,我也常常被組織到這類活動之中。而自己剛開始的學術,則幾乎是報告文學評論,或者是與現實主義相關的創作。在一九八七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我寫了這樣兩段話,今天重讀,雖不說今是昨非,但確實呈現出當年的文學觀與世界觀的侷限以及語言的空洞:
如果換一個角度結束本文,我們不妨這樣說:從報告文學憂患意識復現與深化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報告文學仍然執著於革命現實主義。我們認為這是艱難而成功的選擇。自然,我們並不厚此薄彼,遺憾的是,“現實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似乎受到不應有的冷落。報告文學自然要有新的發展,但它不會離開現實的土地“羽化而登仙”。一個偉大的民族不會因成功而麻木,而失去困惑;一個真正的報告文學家也不會對一個成功而又困惑的民族失去憂患精神;人類只要在克服困惑中前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