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上的扭曲。

當一個孩子在這些方面長期受到壓制的時候,其心理上所遭受的損害也就無需贅言了,於是,一個個原本被捧入雲霄的“神童”,在加入了學校生活之後,其心理上驕傲、偏執、缺乏耐心的障礙性問題就都顯露了出來,神童的夭折,也就成為了必然。

8.孩子為什麼害怕考試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

第一章 人性之愛欠缺精髓,同時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8)

當智力開發成為了家庭乃至社會教育的主流時,帶來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孩子的心理恐慌。

所謂的心理恐慌,是基於智力衡量方法的基礎上,與其他孩子對比參照所產生的錯覺。這種衡量孩子智力優異與否的方法,就是為我們所熟知的考試製度。

在這樣的衡量方法下,學校關心的是升學率,家長看重的是考試成績,而成績單就成為了衡量孩子智力優異的唯一尺度,於是,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們的孩子不得不為了證明自己的智力,而一遍遍地溫習考試所需掌握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不惟創造精神無從展示、興趣愛好無從發揮,甚至就連最基本的心理健康,都無法得到保證。

我們看到,那些語言與數學邏輯智慧不夠發達的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很難得到認可和欣賞,許多擁有強烈自尊,良好自信、靈活創新能力的孩子,可能僅僅因為在語文和數學的學習上難以適意,便要揹負著“笨孩子”的惡名,在人格尊嚴的長期踐踏中成長。

於是,當我們的孩子被迫屈從於這樣的檢驗標準,這樣的體制下時,他們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以考試成績來證明自己,當這種努力歸於失敗的時候,孩子們的自信心也就遭到了最大程度的摧殘,以至於孩子們厭倦考試、憎惡考試、甚至於害怕考試。

當我們的家庭教育,一味地被這樣的標準所擺佈,當我們的家長,無暇甚至不屑於進行孩子非智力領域的開發時,無數孩子的潛能就此被抑制在萌芽狀態。

在家長的責備聲中,我們未來的瓦特夭折了,在家長的冷眼中,我們未來的愛迪生隕落了,在家長的譏笑聲中,我們的牛頓沉淪了,這些本應該屬於我們民族的才華與天賦,那些寶貴的非智力因素,就這樣被無情地扼殺了。

作為新一代的家長,我們必須意識到的一點是,孩子的未來與希望,並不是靠今日的成績單寫出的,它更大程度上孕育在非智力因素當中,既取決於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取決於廣泛的興趣愛好,而這些非智力因素的成長,則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必須遵循著由量變到質變的客觀規律。

由此,我們便找到了中國家庭教育中所欠缺的又一項重要因素,事實上,當我們瞭解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必將做出又一次的改變。

9.雙輪驅動的教育模式

把意志與智力相結合,得到的將是天才,把興趣與智力相結合,得到的將是專家,把愛好與智力相結合,得到的將是大師。

——達瓦諾娃

當我們的家庭教育將非智力因素重視起來的時候,就意味著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智力因素的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由高智力所帶來的高起點,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的先天優勢。因此,對於孩子的智力開發,我們的家長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從孩子未來的發展來看,智力上的提升,其首要的目的是為了在孩子的大腦中建立一個接收的平臺。如果放棄掉智力因素的開發,那麼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對外界事物的敏感都會受到莫大的影響。

開發智力因素,第二個好處是為了讓孩子獲得自我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孩子脫離了家長獨立生存的時候,就必須在一些事情上形成自我的判斷力,如果在這方面有所欠缺,那麼對孩子來說就意味著其成為大眾的附庸。

開發智力因素的第三個好處,是為了讓孩子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人類被成為“萬物之靈”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有求知、求智、求生的渴望,對於這一點,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有所感悟:“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如同沒有蠟燭的燈籠。”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其社會經驗在不斷增加、個人能力在不斷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