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這些都可以藉助學習來使其更有效率。
正因為如此,作為個人素質重要組成部分的智力因素,不但不應遭到摒棄,反而需要堅持開發,而在這個過程中,唯一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必須以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來作為智力因素開發的先決條件。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的家長試圖讓孩子從事技能學習的時候,就應當考慮到這些技能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性格、愛好等非智力因素,同樣的,當我們的孩子在學校的考試中不能盡如人意的時候,家長也應當從孩子的特點考慮,不應一概將其歸結為孩子的智力水平。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在我們未來的家庭教育中,當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被提高到相同的高度時,其為孩子成長所帶來的驅動效應,無異於加裝了一部高效率的推進機,而在這個教育的過程中,孩子所遭受的傷害也勢必將會降低到最低程度,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將成為這種改變的獲益者。
本章後記
一個缺乏關愛的家庭,無疑會對孩子造成莫大的傷害。而一個關愛過度的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往往更大。
當我們完成了這一章的探討之後,便會自然而然地得出這樣的結論。
事實上,在中華民族三千年的教育史上,我們從不缺乏對溺愛之害的理性分析與冷靜對策,然而在現時中國的家庭教育中,溺愛的現象之所以比比皆是,溺愛機制之所以不能停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獨特的國情所造成的。
與此同時,我們的家長一方面在物質層面提供近乎氾濫的保障,一方面又在精神領域給予孩子最嚴酷的摧殘,其只關注智力開發,摒棄興趣、愛好、意志、創新能力等方面培養的教育方略,毫無疑問是對孩子未來的短視行為。
事實上,我們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