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者對二十萬人口做出的統計結果顯示,智力特別高的人,僅僅佔到了統計總數的,同樣的,那些智力特別低的人,也只佔到了的比例。
在美國學者對本國人口智力分佈的統計中,處於正常智力範圍的人群,佔到總人口比例的80%之巨,把天才與過於愚鈍者的比例疊加起來,也只有區區的4%。
當我們看過上面的資料之後,就會了解到這樣的一個事實:
就人類而言,智力的分佈是兩頭尖少,中間廣多,這也就意味著,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處在相差無幾的同等智力水平上,而這也就意味著,在智力因素之外,還存在著我們所不瞭解的其他因素。
鑑於這種因素是獨立於智力因素之外的,在這裡,我們將其稱為非智力因素。
比起智力因素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要寬泛得多,在一個人的活動中,舉凡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比如需求、興趣、動機、性格、情感、意志等等。
對於這些因素而言,其作用的機制較為間接,不如智力因素那樣迅速,同時,由於其存在的隱晦性,不如智力因素那樣明顯,而且,在當下中國的教育體制中,成績是作為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主要標準,綜合這幾方面,就使得我們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忽略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至於造成了種種畸形發展的現象。
7.神童的悲劇
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愛因斯坦
在幾年之前,電視節目上曾經出現過一批比較特殊的孩子。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人性之愛欠缺精髓,同時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7)
之所以說這些孩子特殊,是因為在這些孩子較小的時候,就表現出超乎同齡孩子許多的智力,他們往往可以在極低的年齡階段完成許多繁難的學習任務,比如一歲背誦唐詩,兩歲解出數學難題等等,由此,這些孩子得以脫穎而出,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登上電視、報刊、雜誌等媒體。
然而,就在這些孩子進入學校之後,一個意想不到的現象發生了。
這些孩子中的相當一部分,都因為性格上的怪異、愛好上的特殊、情感、意志上的缺點,而被認定為“不合格”,甚至於被當成“夭折的神童”而再次為公眾所知。
當我們為這種現象而惋惜、哀嘆的時候,更應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神童”的消失。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記住這樣一點,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而言,智力僅僅是個人素質的一個方面,真正決定其未來的因素,很大程度要依賴於興趣、愛好、意志、性格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然而,由於現代社會知識化、資訊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使得整個社會上出現了“知識崇拜”、“人才崇拜”的潮流,而較高的智力水平,是形成高知識人才的最有利條件,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每一個家庭都將孩子的智力開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單純強調智力上的開發,無疑意味著孩子的發展之路變得十分狹窄,而當家長本著急功近利的炫耀心理,為了實用和實際的目的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其結果就更加令人難以忍受。
我們看到,在當下中國的眾多家庭中,許多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就開始了學習的過程、兒歌、唐詩、算術、鋼琴、書法、繪畫、英語、舞蹈、計算機……舉凡我們能夠想到的技能,都有孩子在默默地學習。
從家長的角度看,當自己的孩子掌握一兩項超越年齡、超越智力水平的技能時,無疑意味著孩子在智力上的極大優勢,這種優勢不僅意味著在未來的角逐中可資利用,更是許多家長在茶餘飯後炫耀自己教子有方的資本。
於是,當個別孩子實現了“神童”的目標之後,越來越多的家長便投身於這場人為的“造神運動”中來,如此週而復始,最終便導致了我們整個民族的家庭教育,完全陷入了單純強調孩子智力開發,甚至是技能開發的怪圈之中。
在家長們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思維背後,受到傷害的卻是我們的孩子。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可能保持一致,當家長過分強調智力因素的培育時,受到傷害的就註定是這些非智力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那些人為打造的“神童”,還是未能達到“神童”目標的孩子,絕大多數都在這種被動學習的過程中遭到了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