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府有可靠的融資計劃,投資者就會去購買高利率的債券,而這會提高戰爭成本。當時採取的策略是施加了一系列控制,以保證財政部以較低的利率借到款項,從而盯住利率水平。隨著放棄中立國的地位,1942年4月美聯儲宣稱它將購買所有的短期國庫券以維持不高於3/8個點的利率(見圖)。債券利率保持在。這一上限表示政府決心保持較低的長期通貨膨脹率,即使有必要進行貨幣創造。因此,通貨膨脹率降低了(見圖),政府成功地出售了7個戰爭公債(War Loan)和一個勝利公債(Victory Loan)。

政府要求降低消費耐用品的生產的規定使得消費者的支出轉向政府債券。1941年夏天,政府釋出了第一道限制令,禁止生產汽車、卡車、冰箱、洗衣機和其他家用電器。這些產品的生產廠家不得不轉而生產軍需品。戰爭期間,商品的缺乏促使消費信貸減少。由於建築材料的缺乏以及沒有把家庭建築計劃列入優先發展規劃,大多數的家用建築工程都停止了。對新產品生產的限制以及高漲的需求,使得耐用品以及沒有受到控制的產品的價格都被抬高。通貨膨脹促使聯邦政府於1942年4月出臺了《最高價格通用規管法》(General Maximum Price Regulation)。後來,又採取廣泛的配給制,進一步配合價格控制和價格管理措施的實施。透過限制支出,貨幣需求的增長速度得到控制,使得政府在創造較少的貨幣的條件下,可以獲得同樣規模的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將資金從私營部門撤出,並重新建立了金融中介的證券組合。監管者督促金融中介更多地投資於政府債券,他們的工作也減輕了。對於商業銀行而言,一旦證券價格抬高,就幾乎失去了保持大量超額準備金的動力。那些支付利率型的證券不會因為價格變動產生風險,基本上能夠滿足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需要。儘管降低了超額準備金的要求,但是在管制經濟條件下,銀行不能輕易地擴大支出。相反,新的銀行投資中有90%是美國政府的債務。儲蓄貸款協會和人壽保險公司也將大量資金蜂擁投向國債。

貨幣和資本市場在戰爭期間被榨取得一乾二淨。商業票據市場不存在了。1939—1945年,優質的企業債券每年都在減少。聯邦政府將保證金要求從40%提高到100%,中止了對投資者的貸款,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模甚至下降到低於蕭條時期的水平。市場缺乏活力使證券交易委員會被稱為一個“無關緊要”的機構,其職員中有1/3暫時辭職而轉為軍隊服務。

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人們相信,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將出現短暫繁榮,隨後陷入艱苦的衰退時期。但實際上,只在1945年軍隊大規模復員時,出現過短暫的蕭條。從戰時生產到和平時期生產的迅速轉變,使經濟出現了3年持續增長。1946年價格控制減弱,通貨膨脹率立即提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貨幣流通速度增加的結果,而不是貨幣基礎增加的結果。和平時期出現的通貨膨脹為盯住利率提出了新困難,於是1948年聯邦政府第二次提高了準備金率。儘管這一政策加速了1948—1949年的經濟衰退,但是它同時抑制了通貨膨脹及其對聯邦銀行的利率政策帶來的威脅。有些觀察家認為,聯邦政府維持低的利率,是為了最小化對財政部的償債成本。但是,回想20世紀30年代的經歷,聯邦政府擔心的應是對於那些持有大量長期政府債券的銀行而言,利率的上升會引起其大規模的資產損失。而在戰後繼續實施盯住政策使銀行可以降低這樣的風險。

盯住政策之所以是一種可以說服公眾的政策,是因為1946年政府預算的平衡以及1947—1948年政府預算的盈餘表明政府不會再發行債務了。隨著1950年6月朝鮮戰爭的爆發,公眾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改變了。更高的債券收益率要求聯邦政府出面支援證券價格,這意味著盯住政策將帶來重大的貨幣擴張效果。國會對財政部施壓的結果是,在1951年3月,出臺了《財政部—聯邦儲備體系協定》(Treasury Federal Reserve Accord)。這一協定允許聯邦儲備體系放棄對債券價格的支援。為了保護債券持有者,財政部將可上市交易的長期債券與具有更高收益率的非上市交易的債券互相轉換,這種做法使財政部承擔了部分損失。最終,利率逐步提高,聯邦儲備體系重新獲得了制定貨幣政策的獨立地位。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2)

新政的高潮,1951—19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