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探油未成功而扔下不少廢井,便帶領大隊人馬開往非洲,以“願意從利潤中抽出50%”的條件,租借了別人拋棄了的兩塊土地,很快又找出了九口自噴油井。
一定要跟著機會“跑”
機會是財富,儘管它是無形的,一定要學會跟著機會“跑”。每一個商戰機會,都伴隨著一定的時效性,所以精明的經營者一旦發現這樣的機會,就會以最快的速度開發它,利用它。因為,機會對任何人都是均等的,差異只在於快慢。誰快,誰就先得益,反之,就會兩手空空。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商戰中,經營者總感覺到,機遇總是那麼來去匆匆,一閃即逝。商戰機遇不能停留,不能重演,一旦失去,無法補償,無法追回。
《韓非子》一書中,有一則“鄭人賣豕”的故事,故事描寫了鄭國一個商人由於不懂搶時間做生意的道理,把一樁好買賣白白丟掉的經過。它從反面論證了“商貴神速”的道理,同時也說明緩慢拖沓的嚴重危害。
一次,一位鄭人前去離家較遠的集鎮上賣豬。當他走到時,已是紅日西墜,暮色蒼茫了。恰好有一個收購毛豬的商販見到他趕著一群豬自街頭走到客店門前,心想賣豬的來了,如能馬上成交這筆生意,明日就能趕回家中,還誤不了早市去販賣。豬販子急忙找到賣豬人進行洽談。哪料想賣豬人見有人來買豬,卻十分生氣地嚷起來:“你這夥計好不懂事,我從很遠的地方來這裡,天又這麼晚了,哪裡有功夫和你說話呢?”說著,狠狠地瞪了豬販子一眼。豬販子再三央勸賣豬人:“生意人的目的是為了成交買賣,哪裡還能分天色早晚!”但鄭人仍毫不理會這一套,氣呼呼地把豬趕進了客店。結果,一樁到手的生意硬是讓他給蹬去了。至於豬進了店需要花費多少店錢和飼料,他卻壓根兒也沒想一想。
做生意的目的,是為了儘快把商品推銷出去,加速資金週轉,多賺錢。拖延一天時間,就會多佔壓一天資金。商品長期壓在手中,資金則會減少生息。鄭人由於時間觀念淡漠,不瞭解時間在經商中的重要作用,更不會用時間去實施競爭戰術,他甚至抹煞了時間和經營的關係,把賣豬與時間早晚對立起來。就這樣,找上門來的買賣被他一陣吹鬍子瞪眼攪黃了。
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生意人是絕不會這樣愚蠢的,他們把爭取時間作為在競爭中取勝的一大法寶。故事中那位豬販子似乎很懂得快購快銷可以儘早生利的道理。他早一點買進,就可以趕早市,等於爭取了一天時間,也等於資金週轉加快了一天。利潤率是與資金週轉成正比的,週轉快則利潤率就高。加快一天週轉,就等於多賺了一天的資金利息。快購快銷具有推動資金增值的神奇力量。
上面提到要快速抓住有利的銷售時機,這種銷售時機,對生意人來說就是一種機遇。機遇是喬裝的財神,它會迎面而來,也會擦肩而過。要覺察它,卻不那麼容易,必須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準確地抓住機會。
“他的運氣比我好。”看到別人事業發達,人常常為自己的不景氣而這樣喟嘆。事實上,問題不在於機遇不垂青於他,而在於他缺乏一種靈敏攫取的意識,貽誤了時機,以致抱恨終生。
在商場上,時機對於任何人,都是一視同仁的,而人對時機的利用則不盡相同。有人視而不見,無動於衷;有人見之不放,機遇獨得;有人優柔寡斷,坐失良機;有人伺機奮起,一鳴驚人。其關鍵還在於如何捕捉時機,能不能利用時機。
不過,時機的顯露常常是朦朧而模糊的,惟有目光敏銳的人,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抓住拓展事業的絕好機會。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時機不易判斷和把握,也才給精於此道的人帶來大發利市的機會。如果人人都看得出,拿得準,那也不叫什麼時機了,至少坐失良機的人也少了。認準了,就千萬不要放過。
商戰如兵戰。經營者在風雲變幻的商海競爭中,一旦時機到來,就必須當機立斷,該改就改,甚至要連續攻擊;該收場就收場,哪怕是匆匆忙忙。當斷不斷,該及時收而不收,不該改時而改,不該收場時而收了場,同樣會遭到損失。商戰的殘酷,客觀上要求經營者對世態商情作清醒判斷,當機立斷,不允許拖拖拉拉而坐失良機,更要求經營者是一位觀察家,第一素質就是眼力。這不僅表現在調查市場風雲變幻的直覺上,而且體現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韜略中。欲想商戰獲勝,就要善擇良機,就要隨時把握客觀形勢及其各種力量的對比變化,透過現象看本質;同時,還要善於在七分把握三分冒險的情況下,當機立斷,搶先制人。經營者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