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社會關係上,他對自己的行為都會有一種負責的態度。如果一個社會是由這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成員組成的,這個社會就必定是高質量的有效率的社會。
2001�7
第一卷 第九十四章
?在物質生活上,我抱中庸的態度。我當然不喜歡貧窮,人窮志短,為衣食住行操心是很毀人的。但我也從不夢想大富大貴,內心裡真的覺得,還是小康最好。
說這話也許有酸葡萄之嫌,那麼我索性做一回狐狸,斷言大富大貴這顆葡萄是酸的,不但是酸的,常常還是苦的,有時竟是有毒的。我的證據是許多爭吃這顆葡萄的人,他們的日子過得並不快活,並且有一些人確實中毒身亡了。我有一個感覺:暴富很可能是不祥之兆
。天下誠然也有祥雲籠罩的發家史,不過那除了真本事還必須加上好運氣,不是單憑人力可以造成的。大量觸目驚心的權錢交易案例業已證明,對於金錢的貪慾會使人不顧一切,甚至不要性命。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是天生的壞人。事實上,他們與我們中間許多人的區別只在於,他們恰好處在一個直接面對巨大誘惑的位置上。任何一個人,倘若渴慕奢華的物質生活而不能自制,一旦面臨類似的誘惑,都完全可能走上同樣的道路。
我絲毫不反對美國的比爾·蓋茨們和中國的李嘉誠們憑藉自己的能力,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福利的同時,自己也成為富豪。但是,讓我們記住,在這個世界上,富豪終究是少數,多數人不論從事的是什麼職業,努力的結果充其量也只是小康而已。我知道自己就屬於這多數人,並且對此心安理得。〃知足長樂〃是中國的古訓,我認為在金錢的問題上,這句話是對的。以掙錢為目的,掙多少算夠了,這個界限無法確定。事實上,凡是以掙錢為目的的人,他永遠不會覺得夠了,因為富了終歸可以更富,一旦走上了這條路,很少有人能夠自己停下來。商界的有為之士也並非把金錢當做最終目的的,他們另有更高的抱負,不過要堅持這抱負可不容易。我有不少從商的朋友,在我看來,他們的生活是過於熱鬧、繁忙和複雜了。相比之下,我就更加慶幸我能過一種安靜、悠閒、簡單的生活。他們有時也會對我的生活表示羨慕,開玩笑要和我交換。當然,他們不是真想換,即使真想換,我也不會答應。如果我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既能從中獲得身心的愉快,又能借此保證衣食無憂,那麼,即使你出再大的價錢,我也不肯把這麼好的生活賣給你。
金錢能帶來物質享受,但算不上最高的物質幸福。最高的物質幸福是什麼?我贊成一位先哲的見解:對人類社會來說,是和平;對個人來說,是健康。在一個時刻遭受戰爭和恐怖主義的威脅的世界上,經濟再發達又有什麼用?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機能被徹底毀壞了,錢再多又有什麼用?所以,我在物質上的最高奢望就是,在一個和平的世界上,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過一種小康的日子。在我看來,如果天下絕大多數人都能過上這種日子,那就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了。
2001�7
第一卷 第九十五章
?我第一次通讀魯迅的作品,是在〃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的一九六七年。那時候,我的好友郭世英因為被學校裡的〃造反派〃當做〃專政〃的物件,受到孤立和經常的騷擾,精神上十分苦悶,便有一位朋友建議他做一件可以排遣苦悶的事……編輯魯迅語錄。郭世英欣然從命,並且拉我一起來做。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我們興致勃勃地投入了這項工作,其步驟是各人先通讀全集,抄錄卡片,然後兩人對初選內容展開討論,進行取捨和分類。我們的態度都很認真,在前海西街的那個深院裡,常常響起我們愉快而激烈的爭吵聲。我們使用的全集是
他父親的藏書,上面有郭沫若閱讀時畫的記號。有時候,郭世英會指著畫了記號的某處笑著說:〃瞧,盡挑毛病。〃他還常對我說起一些掌故,其中之一是,他聽父親說,魯迅那首著名的《自題小像》的主題並非通常所解釋的愛國,而是寫魯迅和周作人同時愛上一個日本女子這件事的。當然,在當時的政治環境裡,這些話只能私下說說,傳出去是會惹禍的。
魯迅在中國大陸的命運十分奇特。由於毛澤東的推崇,他成了不容置疑的旗幟和聖人。在〃文革〃初期,民間盛行編輯語錄,除了革命領袖之外,也只有魯迅享有被編的資格了。當時社會上流傳的魯迅語錄有好多種,一律突出〃革命〃主題,被用做批〃走資派〃和打派仗的武器。與它們相比,我和郭世英編的不但內容豐富得多,而且視角也是超脫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