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了圈子,就“定遭毒手”,肯定出事。對這個圈子,唐僧一開始在裡面安坐,沒有出事;後來受八戒的勸說,走出圈子,很快遭了青牛怪的毒手。悟空的說法在事實上倒真成立了。

悟空說師父“沒甚坐性”,這根本不是事實。此時他們離開車遲國不久,在車遲國,虎力大仙提出與唐僧師徒比坐禪。悟空自認沒有坐性,說“坐禪我就輸了,我哪裡有這坐性?你就把我鎖在鐵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而三藏卻有好坐性,而且自小就如此,他“幼年遇方上禪僧講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關裡,也坐二三個年頭。”悟空的說法,顯然是冤枉了師父,或許他是另有所指吧。

當我們從全書的角度理解這段話的時候,可以把它看成一個寓言。這裡的圈子所指的是社會規範、社會規則,當我們遵守它時,什麼事情都沒有。如果我們不自量力,走出這個圈子,在社會規則與規範的外面行事,就難免要碰得頭破血流。孫悟空到達西天時,他對社會的認識,他心性的修煉都很成熟了,可以說是常年坐在圈子中了。

◆從心所欲不逾矩

對於到達西天時悟空的心理精神狀態,可以借用孔子的一句話“從心所欲,不逾矩”來形容。孔夫子這話很有意思,一方面要“從心所欲”,心中要有想法,而不是做思想上的奴隸,什麼都不敢想。只有自由地去思想,才能說是“從”心所欲。另一方面,又能做到“不逾矩”。“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境界就是,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怎麼對怎麼幹,怎麼幹怎麼對;心裡想什麼就做什麼,都不違反規矩;雖然有規矩,並不妨礙思想和行為的自由。換個文雅的說法,是“順心而為,自然合法,動念不離乎道”。 。。

從心所欲不逾矩(4)

到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後,行為不再需要意識去引導,而是順乎自然。我們有時做正確的事情,需要透過自己的意志力、毅力來實現,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克服一些不利的情緒。這個境界就差了很多了。人活到“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份上,那真是活得明白透徹了,對於世間生活是遊刃而有餘,做什麼事情心裡也不會覺得彆扭、難受、有牽掛了。

這種境界的關鍵在於“欲”與“矩”之間可能存在的衝突,如何對之進行有效的平衡。從心所欲不逾矩不是透過調整“矩”,使“矩”內的空間增大,或者使“矩”更有彈性而達到的。它是透過調整“心”來實現的,或者說是透過調整自己的慾望,使之適應“矩”而實現的。適應的結果,慾望在規則、規範的界限內活動,社會的規則與規範被完美地內化到人心中。它可能也是這樣一種狀態,即身體有約束,心靈無約束,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是結合自己的慾望與理性思考之後認為最該做且最願意做的事,沒有勉強的成分在裡面。

小孩子往往喜歡“從心所欲”。孫悟空闖龍宮、鬧地府、大鬧天宮之時,是“從心所欲,處處逾矩”,結果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自由,更無法隨心。與悟空相反,唐僧雖然能做到“不逾矩”,卻是透過隨時壓制自己的所思所想、壓制自己的慾念來實現的。

“欲”與“矩”的辯證法比較玄妙,在人生中又普遍存在。其實,這在孫悟空的唯一法寶如意金箍棒上也有體現。這個棒名為“如意”,能大能小,變化無方,“要大彌於宇宙間,要小卻似針兒節”,棒子兩頭用“金箍”包裹,這金箍與唐僧套在悟空頭上的“緊箍”或許有相似的寓意。譬如說,有了緊箍,唐僧可以指揮悟空,有了兩端的金箍,這個棒子也就能如悟空的心意。

在第七回,孫悟空從八卦爐中逃出來時,有詩云:“一點靈光徹太虛,那條拄杖亦如之。或長或短隨人用,橫豎橫排任卷舒。”那條拄杖不就是金箍棒嗎,吳承恩在這裡清楚地點出了悟空與金箍棒的相似之處。

非常難得的是,孫悟空沒有因為五行山下這個巨大的挫折,而從此消沉。他沒有因為清楚地知道有“矩”,而從此束手束腳、畏首畏尾,只看掌權者的眼色行事。而是在保唐僧往西天的路上,逐漸瞭解社會的執行規則,體悟自然之道,最終達到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要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對矩有深刻的認識,包括明的矩,暗的矩,成文的矩,不成文的矩,都要有深刻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很好地適應它,才能夠知道自己有沒有逾越它。要深刻地認識矩,又要以豐富的社會經驗為前提,所以年輕人很難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也是到了七十歲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度。

大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