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鬱於肝膽,肝膽失於疏洩,可發為脅痛。如《景嶽全書·脅痛》指出:“以飲食勞倦而脅痛者,此脾胃之所傳也。”

4。外感溼熱

溼熱之邪外襲,鬱結少陽,樞機不利,肝膽經氣失於疏洩,而致脅痛。《素問·繆刺論》中言:“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

5。勞欲久病

久病耗傷,勞欲過度,使精血虧虛,血不養肝,肝陰不足,脈絡失養,拘急而痛。《景嶽全書·脅痛》指出:“凡房勞過度,腎虛贏弱之人,多有胸脅間隱隱作痛,此肝腎精虛。”

二、病機

脅痛的基本病機為肝絡失和,其病機變化可歸結為“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兩類,其病性有虛實之分;其病理因素,不外乎氣滯、血瘀、溼熱三者。因肝鬱氣滯,瘀血停滯、溼熱蘊結所致的脅痛多屬實證,是為“不通則痛”;因陰血不足,肝絡失養所導致的脅痛則為虛證,屬“不榮則痛”。

一般說來,脅痛初病在氣,由肝鬱氣滯,氣機不暢而致;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故氣滯日久,血行不暢,其病變由氣滯轉為血瘀,或氣滯血瘀並見;氣滯日久,易於化火傷陰;因飲食所傷,肝膽溼熱所致之脅痛,日久亦可耗傷陰津,皆可致肝陰耗傷,脈絡失養,而轉為虛證或虛實夾雜證。

脅痛的病變髒腑主要在於肝膽,且與脾、胃、腎有關。因肝居脅下,經脈佈於兩脅,膽附於肝,與肝呈表裡關係,其脈亦循於脅,故脅痛之病,當主要責之肝膽;胃居於中焦,主受納水谷,運化水溼,若因飲食所傷,脾失健運,溼熱內生,鬱遏肝膽,疏洩不暢,亦可發為脅痛;肝腎同源,精血互生,若因肝腎陰虛,精虧血少,肝脈失於濡養,則脅肋隱隱作痛。

脅痛病證有虛有實,而以實證多見。實證中以氣滯、血瘀、溼熱為主,三者尤以氣滯為先。虛證多屬陰血虧損,肝失所養。虛實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故臨床常見虛實夾雜之證。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疼痛性質可表現為刺痛、脹痛、隱痛、悶痛或竄痛等。

2。部分病人可伴見胸悶、腹脹、暖氣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納呆、厭食噁心等症。

3。常有飲食不節、情志不遂、感受外溼、跌僕閃挫或勞欲久病等病史。

二、病證鑑別

脅痛與懸飲:脅痛發病號情志不遂、飲食不節、跌僕損傷、久病體虛等有關,其病機為肝絡失和;其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脅肋部疼痛。懸飲多因素體虛弱,時邪外襲,肺失宣通,飲停胸脅,而致絡氣不和;其表現為飲停胸脅,胸脅咳唾引痛,呼吸或轉側加重,患側肋間飽滿,叩診呈濁音,或兼見發熱。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辨在氣在血

一般說來,脅痛在氣,以脹痛為主,且遊走不定,痛無定處,時輕時重,症狀隨情

緒變化而起伏;脅痛在血,以刺痛為主,且痛處固定不移,疼痛持續不已,區域性拒按,入夜尤甚。

2。辨屬虛屬實

實證之中以氣滯、血瘀、溼熱為主,多病程短,來勢急,症見疼痛較重而拒按,脈實有力;虛證多屬陰血不足,脈絡失養,症見其痛隱隱,綿綿不休,且病程長,來勢緩,並伴見全身陰血虧耗之證。

二、治療原則

脅痛之治療原則當根據“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的理論,以疏肝和絡止痛為基本治則,結合肝膽的生理特點,靈活運用。實證之脅痛,宜用理氣、活血、清利溼熱之法;虛證之脅痛,宜補中寓通,採用滋陰、養血、柔肝之法。

三、證治分類1。肝鬱氣滯證症狀:脅肋脹痛,走竄不定,甚則引及胸背肩臂,疼痛每因情志變化而增減,胸悶

腹脹,噯氣頻作,得噯氣而脹痛稍舒,善太息,納少口苦,舌苔薄白,脈弦。證機概要:肝失條達,氣機鬱滯,絡脈失和。

治法:疏肝理氣,柔肝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減。本方功用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適用於肝鬱氣滯,氣機不暢之脅痛。

常用藥:柴胡、枳殼、香附、川楝子疏肝理氣,解鬱止痛;白芍、甘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氣通絡止痛。

若脅痛甚,可加青皮、延胡索以增強理氣止痛之力,中成藥可服元胡止痛片;若氣鬱化火,症見脅肋掣痛,口乾口苦,煩躁易怒,溲黃便秘,舌紅苔黃者,可去方中辛溫之川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