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滿懷地運用他的新發現,並創造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這個過程是自發的,這同有意識地支配身體有著根本的差異。
如果兒童身體受到限制,這不僅會影響到兒童其他部分的發揮和發展,而且還會讓兒童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感覺,進而失去對生命的感覺,最後和自己的內在的部分失去聯絡。
如果你對孩子0—18歲進行較為細緻的觀察,你會提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孩子的注意力究竟是階段性地集中在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發展的哪一項上?還是同步成長?在喚醒身體的同時,他的認知是否也得到了發展?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其成長的主題和副主題。
0—3歲的主題是喚醒身體的每個部位,副主題是孩子用身體發現、創造
出內在的情緒、感覺、些微的心理和認知,這些被交融在兒童的身體活動裡。成長的過程堪稱是一首生命的交響樂。
為什麼要用“交響樂”這個詞來形容?因為兒童的意識和身體並未分開,一切尚在發現和創造的初始,所以每一部分都無法達到獨立出來的狀態,但這恰恰造就了兒童奇特的生命力。
觀察到孩子這種“渾然一體”的生命特質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對於兒童,身體就是認知、是感覺、是情緒、是心理、是精神,她們是一體的,並透過身體的活動來體現她們的渾然一體……當兒童做某種身體活動時,他不僅在發現和探索身體,也在用身體的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這種奇特的能力只有兒童具備,其偉大和神奇超乎我們的想象。
6年裡,情緒、感覺、心理、認知與精神都融合在身體的活動中,並透過身體的活動來發展和成長。兒童這樣一個渾然一體的內在,只有當兒童成長到一定階段時,才會一項項逐步分離,然後獨立出來。自我也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形成。當兒童發展到青春期,這些獨立出來的一項項內在將會再次統合協調起來。這個過程似乎首先是一體,然後逐漸剝離的獨立,而最終再統合協調在一起。這個生命發展既定的時間應該要到青春期。自我也在這個時候基本形成了,生命變得協調。
這有些像胚胎的成長過程,最初,一個細胞分裂成了相同而又彼此相連的2個細胞,2個分裂成4個,4個分裂成8個,8個分裂成16個……如此不斷,當達到數百個時,生命世界既定的時間到了,這些原本一樣的細胞好像突然具備了某種創造的能力,它們獨立開來去創造身體裡的不同器官……當這樣的創造完成時,每一個身體器官都相對完好成形,並彼此連結,一個完整的身體便形成了。身體器官必須共同協作,有一個不合作,那就表明某一部分產生了病變。在生命的環境中,生命內在也有不同的組成部分,這些組成部分彼此獨立但又相互連結和協作。
所以,如果身體被禁錮,兒童就喪失了自己。
兒童不僅和母親共生,和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也和自己的內在環境渾然一體,由於尚未在意識上達到獨立,就呈現出一種全方位的開放和毫無防衛的生命狀態,這種狀態使人擁有了創造的可能。我們能夠看見,他們還沒有成長到能將自己的內在部分獨立和協調起來。 。 想看書來
兒童是自己身體的主人(12)
兒童的身體也和母親的身體共生,就像在媽媽的腹中一樣,同時也和周圍一體,所以與外界環境共生的並不僅僅是內在無形的生命的各種形態。兒童不知道他與他需要的物體之間有距離,所以想要的願望一產生,就撲過去拿……從認知的角度來解釋,這可以理解為兒童暫時還沒有空間感。實際兒童在感覺上是將物體和自己看做是一體的。當然,當兒童拿不到時,他的身體就會被他自己發現了。動畫片裡也常有這樣的鏡頭:人物把手臂突然伸長,拿回東西后再把手臂縮回。這個情境也是符合兒童內在意識的。這就是為什麼延伸兒童的身體可以有效地幫助兒童發展認知的原因。
當兒童想吃東西時,他的嘴巴自然地就動……當兒童內在產生一個心理活動時,他會立刻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當兒童思考時,他就必須同時在做……他還不能坐到那裡讓身體不動而僅僅讓意識活動。當大腦活動時身體就必須也活動,這樣兒童自己的認知活動才能被發現,因為兒童不知道他的認知可以從身體中獨立出來。同樣,當心理活動時,兒童也用身體的活動發現著他的心理。這正是兒童的特徵。
兒童內在的一切(當然也包括他的思維和行為)是一體的,禁止兒童的行為也就等於禁止了兒童所有內在的成長。兒童的行為發展也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