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骨、浙貝能制酸收斂。或加煅瓦楞子,為末吞服,藉以增強制酸之力。
附嘈雜
嘈雜是指胃中空虛,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狀,時作時止的病證。可單獨出現,又常與胃痛、吞酸兼見。本證名始見於《丹溪心法·嘈雜》,其日:“嘈雜,是痰因火動,治痰為先。”又說:“食鬱有熱。”《景嶽全書·嘈雜》:“嘈雜一證,或作或止,其為病也,則腹中空空,若無一物,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儂,莫可名狀,或得食而暫止,或食已而復嘈,或兼噁心,而漸見胃脘作痛。”其病證常有胃熱、胃虛之不同。
1。胃熱證
症狀:嘈雜而兼噁心吞酸,口渴喜冷,口臭心煩,脘悶痰多,似飢非飢,舌質紅,苔黃幹,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和中。
代表方:溫膽湯加味。
常用藥:半夏燥溼化痰降逆,陳皮理氣燥溼,竹茹清熱化痰降逆,枳實行氣導滯,生薑和胃降逆,甘草調和諸藥,加黃連、梔子清洩胃熱。
2。胃虛證
症狀:嘈雜時作時止,口淡無味,食後脘脹,體倦乏力,不思飲食,舌質淡,脈虛。
治法:健脾益胃和中。
代表方:四君子湯加味。
常用藥:黨參益氣補中,白朮健脾燥溼,茯苓滲溼健脾,甘草甘緩和中,加山藥補脾養胃,C選C書C網xuanCshuC。C蔻仁溫中行氣。
若胃陰不足,飢不欲食,大便乾結,舌苔脈細者,可用益胃湯益胃養陰。
3。血虛證
症狀:嘈雜而兼面白唇淡,頭暈心悸,失眠多夢,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和中。
代表方:歸脾湯。
常用藥:黃芪、黨參補氣健脾,當歸、龍眼肉養血和營,木香健脾理氣,茯神、遠志、棗仁養心安神,生薑、大棗、甘草和胃健脾,以資化源。
第二節痞滿
痞滿是由於中焦氣機阻滯,脾胃升降失職,出現以脘腹滿悶不舒為主症的病證。以自覺脹滿,觸之無形,按之柔軟,壓之無痛為臨床特點。
痞滿的病名首見於《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太陽之復,厥氣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滿。”並認為其病因有飲食不節、起居不適和寒氣為患等,如《素問·太陰陽明論》說:“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膜滿閉塞。”《素問·異法方宜論》說:“髒寒長滿病。”漢·張仲景在《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明確指出:“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半夏瀉心湯主之。”在與結胸的鑑別中,明確提出痞滿的臨床特點,並創諸瀉心湯治療,一直為後世醫家所效法。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諸痞候》則結合病位、病機對病名要領作出闡釋:“諸痞者,營衛不和,陰陽隔絕,臟腑痞塞而不宣,故謂之痞”,“其病之候,但腹內氣結脹滿,閉塞不通。”金元時期,李東垣倡脾胃內傷之說,其理法方藥多為後世醫家所借鑑,《蘭室秘藏·心腹痞悶門》中辛開苦降、消補兼施的枳實消痞丸更是後世治痞的名方。朱震亨《丹溪心法·痞》將痞滿與脹滿作了區分:“脹滿內脹而外亦有形;痞者內覺痞悶,而外無脹急之形也。”至明清時期,林佩琴《類證治裁·痞滿》將傷寒之痞和雜病之痞明確區分,對雜病之痞進行了系統論述。張介賓在《景嶽全書…痞滿》中指出:“凡有邪有滯而痞者,實痞也;無邪無滯而痞者,虛痞也。”這種虛實辨證對後世痞滿診治頗有指導意義。
痞滿的臨床表現與西醫學的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疾病相似,這些疾病若以脘腹滿悶不舒為主症時,可參照本節內容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飲食不節、情志失調、藥物所傷等可引起中焦氣機阻滯,脾胃升降失常而發生痞滿。
一、病因
1。飲食不節
飢飽失常,或恣食生冷,或嗜食辛辣,或過食肥甘,或茶酒無度,損傷脾胃,納運無力,食滯內停,痰溼中阻,胃氣壅塞,升降失司,而成痞滿。如《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雲:“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
2。情志失調
抑鬱惱怒,情志不遂,肝氣鬱滯,失於疏洩,乘脾犯胃,脾胃升降失常,或憂思傷脾,脾氣受損,運化不力,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