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各6g,全瓜蔞15g,丹參10g。6劑。
二診:脘脅疼痛減輕,精神增進,大便暢通,胃脘怕冷,苔黃膩化薄,脈弦細。氣滯漸緩,胃陽不足,治以疏肝和胃,溫陽散寒。
處方:柴胡10g,白芍10g,香附10g,良姜10g,金鈴子10g,元胡6g,枳實10g,鬱金10g,香櫞皮10g,佛手6g,大腹皮10g。6劑。
按:本例系肝鬱氣滯,木鬱土壅,脾胃失於升降,則氣機不行,壅阻胃絡,故而疼痛。治療原則是疏肝理氣,伸其鬱,導其滯,俾中焦之氣通暢,上下無礙,則脹痛可消。經雲:“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故疏肝常用辛香之品,既能理氣,散肝鬱,又能調理脾胃氣機,方取柴胡、香附、金鈴子、元胡、枳殼、青陳皮、檳榔。惟年高體衰,不可辛散太過,當並佐酸味藥,使其散中有收,開中有闔,此白芍、綠萼梅之妙用也。大便稍幹,舌紅,苔黃膩,乃腑氣不暢,濁氣內阻,故投全瓜蔞清濁通便。年老之人,既憂氣血之虛,又虞氣血之滯,乃伍丹參,行血以助氣行,養血以助氣生。進藥之後,氣暢腑通,素因氣滯不能使氣煦陽而致胃陽不足的矛盾突出,乃伍以溫陽散寒之良姜。由於在藥味上減少了行氣通降之品,特易枳殼為枳實,刻守下氣通腑之力。
(麻仲學編著。董建華老年病醫案。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4)
【古代文獻精選】
《景嶽全書·心腹痛》:“胃脘痛證,多有因食、因寒、因氣不順者,然因食因寒,亦無不皆關於氣,蓋食停則氣滯,寒留則氣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屬實邪,皆當以理氣為主。”
《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華岫雲按:“若肝陰胃汁已虛,木火熾盛,風陽擾胃,用藥忌剛用柔,養肝則阿膠、生地、白芍、麻仁、木瓜,養胃則人參、麥冬、知母、粳米、秫米等是也。至於平治之法,則剛柔寒熱兼用,烏梅丸、安胃丸、逍遙散。若四君、六君、異功、戊已,則必加洩肝之品。用桑葉、丹皮者,先生雲:桑葉輕清,清洩少陽之氣熱;丹皮苦辛,清洩肝膽之血熱。用金鈴子散者,川楝苦寒,直洩肝陽;延胡專理氣滯血澀之痛。此皆案中之綱領也。”
《臨證指南醫案·胃脘痛》:“夫痛則不通,通字須究氣血陰陽,便是看診要旨矣。”“初病在經,久痛人絡,以經主氣,絡主血,則可知其治氣治血之當然也。凡氣既久阻,血亦應病,循行之脈絡自痺,而辛香理氣、辛柔和血之法,實為對待必然之理。”
附吐酸
吐酸是指胃酸過多,隨胃氣上逆而吐出的病證;吞酸指自覺酸水上泛至咽,旋即吞嚥而下;而泛酸則統指胃酸上泛之證。吐酸、吞酸或泛酸可單獨出現,但常與胃痛兼見。《素問·至真要大論》日:“諸嘔吐酸……皆屬於熱。”認為本病證多屬於熱。《證治匯補·吞酸》日:“大凡積滯中焦,久鬱成熱,則本從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熱也;若客寒犯胃,頃刻成酸,本無鬱熱,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說明吐酸與胃有關,可分為寒熱兩類。《壽世保元·吞酸》日:“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又說明與肝氣有關。本證有寒熱之分,以熱證多見。屬熱者,多由肝鬱化熱犯胃所致;因寒者,多因脾胃虛弱,木虛土乘而成。但總以肝氣犯胃、胃失和降為基本病機。
1。熱證
症狀:吞酸時作,噯腐氣穢,胃脘悶脹,兩脅脹滿,心煩易怒,口乾口苦,咽乾口渴,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洩肝火,和胃降逆。
代表方:左金丸加味。
常用藥:黃連、吳茱萸、黃芩、梔子清肝洩熱;烏賊骨、煅瓦楞子制酸。
2。寒證
症狀:吐酸時作,暖氣酸腐,胸脘脹悶,喜唾涎沫,飲食喜熱,四肢不溫,大便溏瀉,舌淡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中散寒,和胃制酸。
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湯加味。
常用藥:黨參、白朮、茯苓健脾益氣;木香、砂仁行氣和胃;半夏、陳皮和胃降逆;乾薑、吳茱萸溫中散寒;甘草調和諸藥。
3。食滯證
症狀:吐酸而兼有胸脘脹悶,噯氣臭腐,苔白,脈弦滑。
治法:消食導滯,和胃制酸。
代表方: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神曲、萊菔子、谷芽等消導食滯;陳皮、半夏降氣和胃;連翹清熱。
上述證治均可配合制酸和胃法,以烏貝散為主方。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