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藥:黃芪、白朮補氣健脾;桂枝溫胃散寒;白芍、飴糖、大棗、甘草緩急止痛。
若泛吐酸水者,去飴糖,加吳茱萸、煅瓦楞子以制酸止痛;若泛吐清水較多,或胃中有振水音,宜加乾薑、半夏、陳皮、茯苓,或配用苓桂術甘湯以溫化飲邪;若寒甚者,可合用理中丸,或改用大建中湯溫中散寒;若疼痛較著,加延胡索以止痛。
7。胃陰不足證
症狀:胃脘隱隱灼痛,有時嘈雜似飢,或似飢而不欲食,口於咽燥,大便於結,舌紅少津,或光剝無苔,脈弦細無力。
證機概要:胃陰不足,潤降失司。
治法:養陰益胃。
代表方:益胃湯加味。本方養陰益胃生津,用於脾胃陰虛,胃脘隱痛,口乾咽燥,舌乾薹少等症。
常用藥:北沙參、麥冬、生地、玉竹、石斛甘涼以滋養胃陰;佛手、綠萼梅調氣止痛。
若胃中嘈雜,或有吞酸者,可加左金丸以制酸和胃;胃酸明顯減少者,當酌加烏梅、訶子肉、雞內金等,以增強酸甘化陰之力;胃脘脹痛較劇,兼有氣滯者,宜加厚朴花、金鈴子散等行氣止痛;若便秘,可酌加麻仁、瓜蔞仁以潤服通便;倦怠乏力,不思飲食,屬氣陰兩虛者,加太子參、山藥、白朮以益氣養陰。
【預後轉歸】
急性胃痛多以實證為主,治療調護及時得當多能向愈。久病遷延則多由實轉虛,形成虛實夾雜,或寒熱互結,或氣滯血瘀,病情複雜,易反覆發作,合理的治療調攝仍能使病情得到緩解或康復。若病情由輕轉重,或血不循經,形成便血、吐血;或毒熱內結,三焦壅塞,形成劇烈腹痛;或脾胃衰敗,氣血生化無源,形成虛勞;或由痰瘀互結,形成徽積、噎膈等,俱屬危重證候,應採取綜合措施予以診治。
【預防調護】
本病的飲食調攝十分重要。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和習慣,忌暴飲暴食,飢飽無常;忌長期飲食生冷、醇酒、炙賻等物;忌過用苦寒、燥熱傷胃的藥物。
患病後飲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於消化為宜,避免進食濃茶、咖啡和辛辣食物,必要時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保持精神愉快,性情開朗,避免憂思惱怒等情志內傷。要勞逸結合,起居有常,避免外邪內侵。
【臨證備要】
1。治肝可以安胃。肝胃失調所致胃痛十分常見,主要有以下情況:一為疏洩太過,木旺克土,治療以抑肝氣、瀉肝火為主,並重視酸甘之品以斂肝、緩肝的運用;二為疏洩不及,木鬱土壅,治療宜用辛散之品,疏肝理氣;三為脾胃虧虛,土虛木乘,透過健脾益氣、益養胃陰以培土,酌配酸斂以抑肝。而辛開苦降以洩肝安胃止痛則在胃痛肝胃失調證候的治療中有廣泛的應用。治肝諸法在應用時應相互配合,疏斂有度,補瀉適宜,方合肝脾疏運之性。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必須怡情適懷,方能達到預期效果。
2。注意“忌剛用柔”。理氣和胃止痛為治療胃痛的大法,但久用辛香理氣之劑易耗陰傷氣,尤其肝胃鬱熱、胃陰不足患者,治療時辛香熱燥、苦寒清熱的藥物不宜多用,以免損傷胃氣,耗傷胃陰,宜“忌剛用柔”。如治療胃陰不足證,應在養陰清熱基礎上疏肝調氣,如用沙參、麥冬、玉竹、石斛、山藥等甘涼濡潤之品以養陰清熱;用烏梅、木瓜、白芍、山楂、甘草等酸甘之品以養陰柔肝;用玫瑰花、佛手、綠萼梅、香櫞等辛平之品以疏肝調氣。
3。合理運用活血祛瘀藥。慢性胃痛多兼有血瘀,即“久病人絡”、“胃病久發,必有聚瘀”,治療應重視活血祛瘀藥的運用,常用藥如鬱金、延胡索、田七、莪術、紅花、赤芍等。同時根據不同證候配合其他治法方藥,如瘀熱者,配用赤芍、茜草根等以涼血活血;瘀毒者,配用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以解毒祛瘀;氣虛者,配用黃芪、黨參等以益氣行血;陰虛者,配用沙參、麥冬等以養陰暢血。
4。久痛防變。中年以上患者,胃痛經久不愈,痛無定時,消瘦無力,貧血,當防惡性病變,應注意及時檢查調治。
【醫案舉隅】
周姓患者,79歲,女,病案號86672。1986年10月27日初診。
胃脘脹痛,痛連兩脅,噯氣稍舒,鬱怒痛增,遇冷亦增,反覆兩年,納食尚可,大便稍幹,舌紅,苔黃膩,脈弦細。證屬肝氣犯胃,腑氣不暢,治以疏肝和胃,通降腑氣。
處方:柴胡10g,白芍10g,香附10g,綠萼梅10g,金鈴子10g,元胡6g,枳殼10g,檳榔10g,青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