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等,讓相當多的市民以為李寧也是北京奧運會的贊助商。

既贊助不了奧運會,也不讚助運動員,還可以“贊助”看奧運的觀眾。雖然2008年奧運會的參賽主體是運動員,但是觀眾的人數要遠遠超過奧運參賽運動員的人數,想辦法把這數億人的眼球吸引過來才是品牌營銷的目的。

於是,肯德基採用了將籃球與這一群體結合的營銷策略。當眾多商家都在爭打奧運擦邊球的時候,肯德基卻依然“我行我素”,與中國籃球協會聯手推出了“2007全國青少年三人籃球冠軍挑戰賽”。

應該說,肯德基的三人籃球賽是干擾奧運營銷的體育活動之一。包括奧尼爾的李寧中國行、*健康跑、耐克的高中籃球聯賽等都影響了競爭對手的奧運營銷政策,甚至有反超之勢。其實,在奧運會到來前的300多天中,勝利不是因為奧運,而是因為創新。

肯德基推出的三人籃球冠軍挑戰賽把營銷與街球、娛樂、媒體結合起來,不但突破了邊際效益遞減的傳統明星代言等陳舊模式,同時也增強了與消費者的互動性,而這並不只是簡單的促銷和接觸點的拓展。

“三人籃球賽”的校園營銷活動主要是樹立品牌,而不是直接販賣產品。比起那種單純利用“明星+廣告”的營銷模式開拓市場的做法,這種與消費者實實在在的直接溝通要更為有效。

這項歷時幾年之久的大規模推廣活動,對肯德基而言意義重大。據瞭解,在雙方合作的過程中,中國籃球協會給予了肯德基很大的品牌宣傳空間。在“三人籃球”從海選、路演、分賽區到全國總決賽的半年時間內,肯德基的品牌知名度和銷售的提升非常明顯。很顯然,精明的肯德基更看重的是這些。

在走進校園的活動中,肯德基看到“三人籃球”取得了良好的反應後,又推出了“肯德基全國青少年校園青春健身操大賽”,肯德基與青少年活動直接掛鉤,直接搶佔這一群體,讓麥當勞望塵莫及。

2008年7月,就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肯德基推出了新型烤翅—勝利之翼,結合代表勝利的Win,肯德基將雞翅創意地表現為“W”狀,同時配合推出了“勝利中國之W行動”,號令全國的肯德基“粉絲”都行動起來,為中國加油貢獻力量。肯德基透過面向支援更廣泛的奧運人群,直接構建“品牌支援消費者—消費者支援奧運—品牌也支援奧運”的巧妙關聯。

“我就喜歡中國贏”的麥當勞用一連串聲勢浩大的營銷活動推廣品牌,卻似乎都沒能阻止肯德基前進的步伐。在具體的營銷手法上,肯德基確實走了一招好棋。

4。3 淡化“國籍”:肯德基的“中國式選單”(1)

因為深知中國人對於中西文化以及選單的矛盾心態,肯德基進入中國後就開始有意識地淡化自己的“國籍”,不斷強調它在中國落地生根的決心和在中國發展後能夠給中國帶來的好處。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肯德基每隔幾個月就會在它的“公司簡介”中將員工數、本土供應商的百分比重數字重新修改。

為了能“脫胎換骨”,近年來,在遍佈全國各地的肯德基連鎖店裡,中國消費者早晨可以吃到本國風格的粥和油條,午飯可以吃寒稻香蘑飯和番茄蛋花湯,晚飯可以選用老北京雞肉卷和海鮮沙拉。這些符合中國大眾口味的特色產品,在美國肯德基是根本找不到的。

記得在肯德基進入北京的1987年,當時肯德基只有從美國引進的8種傳統產品,但肯德基出色地對選單進行了本土化,21年後產品達到了52種,其中有很多產品都是專門為了中國的消費者開發的。現在,“不斷為中國消費者而改變”的肯德基以平均每年推出20多款新品的速度服務著中國消費者,在快餐業不折不扣地不斷上演著“新品秀”。

很明顯,中國肯德基在本土化方面的表現是快於麥當勞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並沒有拘泥於外國品牌的傳統,而是秉承為中國人打造一箇中國品牌的理念,推陳出新了許多多樣化和本土化的產品,讓人時刻感覺到中國肯德基是中國人的肯德基。

100多年前,達爾文在著作《進化論》中闡明的最根本的觀點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法則,而在商業競爭的世界裡同樣適用這樣的法則。愛立信手機“以歐洲人的思維做亞洲市場”,卻在本土化經營中輸人一等,最終風光不再只得嫁與他人。

肯德基醒悟到不能僅依靠外國品牌的名字來尋求贏利增長,它們必須適應中國人的口味和生活方式。具有中國特色的美國品牌,這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