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他之上。這些日子,他倒從徒弟身上偷學了不少。不過這兩小子被師傅忽悠的不輕,誰也沒發現。
此言一出,就連楊素都大為動容,要知道朝堂之上無戲言。紫陽真人要是沒有把握也不會如此狂言。
想起太微城大戰,這紫陽確有些本事。滿朝文武那可是親眼所見。不錯,要說大隋能有一人識得風候天象,那必是紫陽真人無疑。
楊廣點頭微笑:好!這最難的第四難,大國師法力高強已能破解。這第三難就沒有辦法了嗎?那好!朕就學學曹操,發一道《求賢令》。只要是我大隋子民,不論胡漢,誰若能解決糧草北運的難題,賞千金,封萬戶候!世襲往替。
我靠!動大本錢啦!貧道回家要好好想想。不對呀,這第三難賞千金,封萬戶候!世襲往替。這第四難怎麼沒有封賞?唉,老子太嫩了,還沒等皇帝小兒把許諾說出口就先應了。不行,這場子一定要找回來。至少要修五十個,不!一百個道觀才行。哈哈,老傢伙們的又一個願望就要實現了!
這一天的早朝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面對皇帝的有獎問答,誰能不動心啊!當然除了王遠知那個呆瓜來了個搶答。
下朝後,楊素叫住紫陽真人嘆了口氣道:遠知啊,你真是年輕。方才朝上所說只是軍事,可是現在大隋政治不穩。這些年來三伐高麗,新建東都,西宛破土,國庫雖然還沒有見底。但是民生疲憊,各地盜匪橫行。此時絕對不能四伐高麗,搞不好要出大亂子的。
其實三伐高麗失敗後,老夫集門人弟子共同參詳。對糧草問題早已胸有成竹,老夫遲遲不說,就是不想讓皇上四伐高麗,動搖大隋的基本啊!這翻苦心要是早點說與你知就好了!
否則此次我等樓船進京,大敗高麗武士,逼死妖道,豈不是全白廢了嗎?!
是啊,他楊素能想出辦法,難保別人就不能想去。楊素長嘆一聲,拂袖而去。末了留下句話:沒事的話,領著紫衣去西京望望我這老頭子,也不知還能再活幾年。
果然讓楊素給說中了!有獎競猜發出短短三天,已經有朝野上書數百道;分類後大約有二十三種方案。又經過兩次朝會各大臣討論研究,最後終於確定了一個。很不巧的是這個方案正是當初楊素的謀士們提出來的。後來其中有個門客另投別處,這在當時是很平常的,楊素也不會追究。
於是在朝會上,他的主公蕭後的弟弟,國舅爺諫議大夫不學無術的蕭懷靜那是出了大風頭。這個方案就是……
…………………
國舅爺說了:其實也沒啥子大不了的,嘿嘿,只要三千張票票就能排到高麗去。哇哈哈哈哈!
皇帝道:言之有理,還要一百萬點選,十萬收藏。
四十九回 老子化胡
王大真人這數日可是累壞啦。連夜寫作,一口氣編撰出十二本道經。要說他哪有這本事,其實這可是道家一絕啊。道教在與佛佗的爭鬥中為什麼會處於下風。說來好笑,那是因為從印度不斷的傳來新的經典法門。搞得佛教好像日日在創新。反觀道經,總是那麼幾部,喜新厭舊人之常情。要讓道士們一下子也作出些新理論來,有難度。其實老莊已經把“道”的問題說的差不多了。後人也沒什麼好補充的。無非就是將其神秘化,世俗化。而佛教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宗教,倒底有多少宗派,那可是不好說。人家基督教就一本聖經,佛經有多少啊?光唐僧都拉回來幾萬冊。
一個是多,還有一點就是佛經善於吹牛b。比如道教說天有九重,玉皇為尊。佛教就說三十三天,其中第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釋天,法力最高。統管三十三天,那道教的玉皇是個倒數的臭老九。哇哈哈。但是這個帝釋天和佛主是什麼關係捏?原來是佛主不知道排行第幾的小徒弟,佛主出行的時候專門負責在前引路的。哇哈哈。佛主有多大本事捏?據說佛主牛眼一瞪,那是大千世界盡收眼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起碼管理了上千個位面。哇哈哈。
在三十三天的基礎上,又發明出十八層地獄,因果報應之邪說。為中國之迷信體系的建立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佛教有外援,道教那就只好剽竊。反正佛經多的那是連和尚也不知道有多少。王遠知從小被逼著學了梵文,手邊也有東士尚未流傳的佛經。說不得無恥一回吧。照本翻釋,佛主改為老君,阿彌陀佛改為無量天尊。四大皆空改成無為而所不為。其他動也不動。其實這空無思想與無為論基本就是相同的。屬於早些年佛教剽竊道教的。現在又被王遠知連本帶利給剽了回來。
好了,這些個“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