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全體大臣高呼:陛下英明!!!!

楊廣回坐到龍椅,高聲道:都起來吧!沒什麼大不了的,各位大臣都說說,前三度征伐為何失敗?敗在哪裡?

楊素是前朝老臣,軍事上最有發言權。這老頭當仁不讓應召:吾皇萬歲!一伐高麗,敗在輕敵。我軍不明虛實,出兵五萬,結果高麗國出兵二十萬。我軍千里遠征,高麗軍以逸待勞。我軍孤軍深入,敵軍持眾圍寡。雖然最後我軍死戰突圍。但是所剩無幾。敗局已定!

楊廣讚道:說的好!高麗雖小,兵卻不少!如若四伐高麗,朕要出百萬大軍!定然以大河決口,泰山壓頂之勢一戰成功!老太師說下去,二伐高麗又敗在哪裡?

四十八回 四伐高麗

皇帝問二伐高麗敗在哪裡?

楊素果然是大隋第一武將,對於這種軍事問題那可是對答如流:二伐高麗敗在瘟疫。我太祖文皇帝大怒,小小高麗敢於觸動天威。於是次年發兵三十餘萬,由漢王楊涼掛帥(漢王在楊廣正位後造反,被楊素剿滅),大舉征伐。誰料想,出兵不久,軍中開始瘟疫流行。到達遼東後,軍中染病者已經過半。漢王知道無力再戰,自行退兵。高麗隨後掩殺,我軍大敗!

楊廣冷笑道:漢王打仗雖然是個外行,可是軍中謀臣眾多,這第二敗敗的有點冤。楊涼此戰,並沒有什麼失誤之處,無奈,天命不在他處。焉能不敗。

那是漢王大敗,在文帝的眼裡地位自然下降,少了個競爭皇位的對手。這翻評價也算客觀。

“那朕的三伐高麗又敗在何處?”楊廣這下發問不比前兩問,因為前兩次都是前朝,這一回是在他楊廣的指揮下進行的大戰。估計也只有楊素敢於直諫。

楊素果然絲毫不懼:三伐高麗,敗在糧草!大業二年,吾皇盡起三軍,水陸並進!驍果開路,所向無敵!大軍五十餘萬,直撲遼東。強攻遼東城,血戰月餘,日夜不休。高麗死傷十萬!我軍大勝!

諸位想一想,楊素還是沒說實話,強攻堅城,敵人死傷十萬,隋軍的傷亡也不會小,但是也對,確實是大勝,不過是慘勝。

楊素道:可惜,我水軍在黃海突遇風暴,十萬水軍全軍覆沒!偏師未能直插平壤與大軍形成南北對進之勢。高麗軍堅壁清野,退守鴨綠江一線。戰至臘月,我軍糧草無以為繼,只好退兵。不過此征伐不能說全敗,至少奪取了遼東城。並把高麗人打回了鴨綠江以東。不過比起損失來……

楊廣笑道:得不償失!老太師跟朕還有什麼不能說的。三伐高麗也就差那麼一點。如果我水軍成功偷襲平壤大獲全勝,生擒高元,高麗軍不戰自潰!可惜。真的很可惜。

=============

(50年朝鮮戰爭,美軍仁川登陸,老麥克以為了不得了,其實,一千多年前中華海軍都在仁川登過陸了。為什麼老毛一再提醒金日成小心美軍登陸,那還用說嘛?老毛熟讀歷史,隋海軍登陸,火燒平壤這點子事還能不知道?)

=============

楊廣把楊素的話細心過了一遍,當然楊素的話中間虛的東西不多,基本就是實際情況。於是皇帝大人對著群臣說道:

一,高麗小而不弱,要發大軍征討方能取勝。

二,山高路遠,水土不服在所難免,一定要有大批醫者隨軍。小心瘟疫。

三,糧草難以維持半年以上!而緊鄰高麗的涿郡、漁陽郡、北平郡,安樂郡,又不是什麼魚米之鄉。新攻佔的遼東郡,遼西郡戰事不斷,還要不斷的從關內輸送糧草。所以必須解決糧草問題。

四,風候天象,神威難測。如果誰能知天命預報臺風。當我大軍壓境之時,高麗軍必舉國來戰,這時平壤空虛,我大隋海軍,必能一舉擒賊!

這四條是攻高麗的難點。前兩條不難,後兩條是根本沒有辦法完成的。楊廣揚言要出百萬大軍,開什麼玩笑!連四十多萬大軍的糧草都成問題。要是百萬大軍估計還剛走到遼東就要回家?。沒糧啊!

楊廣最後高聲言道:老太師,朕答應你,如果不能解決糧草問題,朕決不出兵。至於最後一個,那就非人力所能為了。

這時,我們的新任大國師紫陽真人說話了:無量天尊!陛下,要說糧草,貧道暫時無能為力,可這風候天象,天命所歸,不是貧道說句大話,就連貧道的徒弟都懂。如若貧道在,我海軍發兵絕不會重蹈覆轍。

哈哈,這還真是句大話,紫陽真人雖然也懂點皮毛,若論風候物理之學。他的兩個徒弟,袁天綱,李淳風那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