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鉛六的比例鑄制。
孫嘉誠慷慨激昂的拍著胸脯跟張廷玉保證:給我一個縣,三年內不能大治,孫某願掛冠歸隱讓賢!結果雍正皇帝給了他三品的都察院監察御史。
雍正二年的恩科考試,副主考官李紱發現科場有人舞弊,主考官張廷璐(張廷玉的弟弟)牽涉其中,孫嘉誠和幾位同事聯名上奏摺,要求嚴懲張廷璐,並且替張廷玉寫好奏摺,讓張廷玉上呈,大義滅親。
大將軍王年羹堯西北大捷歸來,在雍正面前不守禮制,更讓底下軍官是“只知有軍令,不知有皇上。”孫嘉誠看了氣不過,上了奏摺參劾年羹堯是“奸臣”,因此京城才會久旱不雨,雍正不信,他又和雍正頂嘴,雍正便譏笑他說:“那你這個忠臣就到午門外,跪在太陽底下求雨去!”
孫嘉誠當真去跪在午門前祈雨,可是連司天象的欽天監大學士都說肯定不會下雨,孫嘉誠跪得汗如雨下,頭昏眼花,意氣相投的同僚們給孫嘉誠團團圍住,讓他在人牆陰影下可以繼續苦撐。上天好象聽到了孫嘉誠的祈求,果真下起大雨,孫嘉誠和同僚們興奮的哭著邊跑邊叫:“皇上,蒼天有眼啊!”
這件事又讓雍正對他刮目相看。
說假話也許能得意於一時,但終不能得意於一世,最終,謊言要被識破,假相要被揭穿,到了這個時候,任憑你再大的功勞,再大的名氣也是身敗名裂。
說大話的害處古人早已深知,所以,管子說過:“言不能過其實,實不得過其名。”這就是告誡人們千萬不要說大話,不要吹牛,遇事要採取慎重的態度,話要說得少些,事情要做得多些,如此,方成大事。
虹橋門戶網。
第6節:從實際出發看問題
從實際出發看問題
很多人在遇到難題時就退縮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根源就在於沒有看到實際情況怎麼樣,沒有真正做到從實際出發。很多人,雖然嘴頭上說從實際出發,但一旦到了真正要從實際出發的時候卻又不會這麼做了,他們習慣於從領導的意圖出發看問題,熱衷於從自己的前途命運出發看問題,樂於從“隔岸觀火”的態度出發看問題,所以在這些主觀心態的指引下,一些本可以做好的事情做不好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是老粗和這些人不同,老粗們遇到問題只會想道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會想其它的,這就使得老粗們更善於剖析問題的實質,更善於從實際出發來分析問題,來解決問題。如果我們用你度過最艱苦時刻的狀態去應付現在的話,你將會很快度過面前的這個難關。心理學家考克斯切身的經歷就很好的詮釋了這句話的精華。
考克斯一生嘗試過很多職業,讓他刻骨銘心的是當飛機駕駛員的經歷。也正因為這個經歷,讓他發現了人生的真諦。
考克斯在一次飛行中,注意到座艙越來越熱,他伸手過去想關掉開關,但是他發現它已經是關閉狀態。
飛機的系統出故障了,無論考克斯怎樣做,都有越來越多的熱空氣奔向駕駛艙。沒有辦法控制溫度。那時,他們正飛行在惡劣的冬日風雪中——暴風、大雪、冰雹等等,外面情況險惡,裡面還有一個更大問題,熱浪在座艙中肆虐,他卻毫無辦法。
考慮到實際情況,考克斯發訊號給控制檯,解釋自己的處境,他決定不飛原定的目的地密西根,而是應當儘快返回他們起飛的地方。考克斯找到一個安全的區域,在控制檯的允許下作低空飛行。那樣他就可以儘快用掉燃料而返航(飛機帶著滿滿的燃料在結冰的跑道上降落是很危險的,因為冰上的高速降落會將飛機超重的部分丟擲去。當時,還有大約4噸燃料要用完)。那時節所有的熱氣湧入座艙,熱得考克斯幾乎無法進行思考。
降到低空後,考克斯做了個270°大旋轉,並做了一些技巧動作來加快耗掉燃料。點燃後燃器,而後將它關掉,同時又將油門推回到後燃器位置,這樣燃燒器不會再點燃,但多餘的燃料會從尾管中源源不斷地排出去。這可能是“最差”的卸掉燃料的方法了。
使用這種方法後,座艙充滿了煙霧,考克斯的雙眼開始流淚。除凍器也受不了高溫,開始燃燒。考克斯快要脫水了!那時他真想將駕駛艙頂篷“彈”掉來逃離熱氣。
飛機的燃料耗得差不多了,考克斯和要著陸的機場聯絡,想直接飛回機場。人人都知道這很危險,因而考克斯徵求地面控制臺的意見。
地面控制臺告訴考克斯,由於機場風雨突然反向,著陸必須和平常的方向相反。他們正匆忙計算一些資料,當時還無法給他一些降落的資訊。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