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黃埔第4期畢業生陳毅安烈士“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這是當年黃埔軍校牆壁上的一幅大標語。黃埔軍校師生的勇於犧牲精神,驚天地,泣鬼神,而且這種犧牲不僅是在戰場上,包括家庭、親情和愛情。陳毅安,中共黨員,湖南湘陰人。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4期,先編入炮兵,後在經理科學習,9月畢業。他在黃埔軍校學習時,給他當時在長沙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讀書的未婚妻李志強寫過很多信,把自己當時在軍校的狀況告訴李志強。陳毅安為了革命,一再推遲婚期,與李志強通訊長達8年才結婚。在這些書信中,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一個真正革命者高尚的情操,為了革命寧可捨棄自己的愛情,甚至奉獻自己的生命。1930年,陳毅安任紅3軍團第8軍第1縱隊隊長,在率隊參加長沙戰役時壯烈犧牲。1958年,彭德懷元帥親筆為陳毅安題詞:“生為人民,生得偉大;死為人民,死得光榮。”

在中華民族危難關頭,國共兩黨第二次攜手合作,黃埔師生再次並肩戰鬥,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在8年抗戰中,國共兩黨黃埔師生幾乎無役不從。史料記載,在抗戰時期的國民革命軍中,有200多名黃埔生擔任師長以上軍職,指揮全國三分之二的精銳之師,在全國各戰場上抗擊或抵禦日本侵略者。由黃埔師生統領的國民黨中央軍以及敵後戰場的八路軍、新四軍,是取得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主力軍。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黃埔軍校師生是中國的靈魂人物。中國軍隊發揚黃埔精神,無數黃埔學生拋頭顱,灑熱血,救國救民。

臺灣八旬老人王鼎鈞在《從八年抗戰念黃埔先進》一文中寫道:“軍事為庶政之父,有黃埔軍校才有國民革命軍,才有北伐統一,才有以後的十年建設,史家稱為‘黃金十年’,中國人這才建立了民族自信心……如果沒有黃埔軍校,真不知道日本軍隊打進來以後弄成什麼樣子,也不知道中國人的生命變成什麼樣子。黃埔精神產生這樣的軍官,有這樣的軍官才有這樣計程車兵,才有8年抗戰的最後勝利,中國人才沒做亡國奴。”(2005年7月12日《參考訊息》)

1933年3月,日軍先頭部隊由東北長驅直入,一直深入到熱河境內的長城腳下。蔣介石迫於戰局和輿論壓力,急調中央軍增援長城前線。先後奉調的第107軍3個師,軍官幾乎全是黃埔生。第2師師長黃傑、旅長鄭洞國,第25師師長關麟徵、副師長杜聿明,第81師師長劉戡,全是黃埔一期生。黃埔名將戴安瀾、王潤波、鄭庭笈、覃異黃埔軍校教育長張治中,時任淞滬前線總指揮。之、羅奇等人,都參加了這次戰役。這3個師在長城一線,與裝備精良的日軍激戰了兩個月,古北口一帶所有的高地都化作了焦土,共有170多名黃埔生的忠魂長眠於長城腳下。

趙尚志,黃埔軍校第5期畢業生,從1932年開始到1942年犧牲,他在白山黑水之間與日本侵略軍和漢奸賣國賊周旋鏖戰了10年,經歷了常人不可想像的困難,也經歷了常人不可想像的磨難。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僅8個月,24歲的共產黨員趙尚志擔任了“滿洲省委軍委書記”。趙尚志一到任,立即著手組織動員各路各派義勇軍合兵一處,打擊日軍。同時,籌建共產黨獨立領導的珠河反日遊擊隊。不到兩年時間,他把10多支義勇軍組織成一支東北抗日聯合軍。1935年11月,正式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趙尚志任軍長兼第1師師長。經過一年多的游擊戰爭,終於在日軍鐵蹄下打出了一片有10多萬人口的哈東抗日根據地。然而就在趙尚志與他的親密戰友李兆麟、周保中殊死戰鬥於冰天雪地、高山密林的時候,他卻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而受到黨內處分。揹著沉重的精神枷鎖,趙尚志初衷不改。雖然不再能帶領大部隊作戰,但他所率領的小分隊,仍讓日軍膽戰心驚。1942年2月12日,在他率領一支小部隊又一次襲擊日軍時,身負重傷不幸被俘。監獄刑場,他絕不叛黨叛國,終遭殘忍殺害,壯烈殉國。毛澤東後來評價道:“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趙尚志……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他們的堅決抗日、艱苦奮鬥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中國軍隊在淞滬戰場投入大量精銳部隊,損失18萬人,其中有不少黃埔生。史學家黃仁宇為此評價說,中國抗戰先用苦肉計,再用空城計。所謂苦肉計,黃埔一期生、少將旅長黃梅興,在淞滬抗戰中犧牲。是先在淞滬戰場投入以黃埔軍校生為主的中央軍,犧牲嫡系部隊,讓那些馬家軍、龍家軍、粵軍、川軍都跟上來。黃埔師生走在前面,全民一致,同仇敵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