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大的讓步了。

送走沈惟敬,日軍眾將喜憂參半,舉棋不定。喜的是議和成功,可以安然退兵,封、貢皆有著落;憂的是豐臣秀吉的回書尚未到達。如果現在退兵,萬一太閣大人回書送來,說要堅持作戰,那豈不令人左右為難?

最後還是小西行長力排眾異,對諸將道:“議和之前,咱們日夜都怕明軍前來攻城,現在和談成功了,難道還要反悔嗎?既然戰場上不能取得勝利,那麼現在的結果就是最好不過的了,希望大家能明白現在的處境,只要能保住生命,就是最大的成功啊!”

“正是這樣的啊!”聽他一說,石田三成等人紛紛表示贊同。“那麼,就做好撤軍的準備吧,並且把俘獲的朝鮮王子送還給明軍。”喜宇多秀家道。

“且慢!”眾人聞聲愕然望去,原來發話的是第一軍團主將加藤清正。加藤清正手按劍柄站出來道:“諸位,我不反對在劣勢下暫時撤兵,可是萬一明軍不守信用,趁機追擊我們該怎麼辦呢?朝鮮亂民在我們撤退過程中襲擊我們,又當如何呢?”聽他這麼一說,日軍將領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一時無計,相顧失色。

“呵呵,中納言大人,還是讓老夫來說兩句。”61歲的日本老將、第六軍團首領小早川隆景這時發話道。“啊,太好了,就請謀主來說說看吧。”喜宇多秀家如負重釋。

“依我的想法,議和成功,放棄王京在所難免。何況,就是因為守不住王京,我們才和明國進行和談的。不過我不贊成現在就放回朝鮮王子,我們在撤退過程中隨時會遇到朝鮮軍的襲擊,王子在我們手中為質,就會讓他們投鼠忌器,不敢過分進逼,等我們撤到忠州時再將其釋放。至於明軍,我覺得既然大明皇帝下旨議和,那他們多半不會追擊;當然了,為防萬一,我軍在撤退過程中需得采取分番迭休法,各軍團交替掩護撤退,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不錯,小早川殿說得太好了,真是妙計呀!”日本眾將聽罷讚歎不已,小早川隆景捋須微笑,又道:“我軍急於議和是因為糧草不濟,明軍大統領李如松一定明白這一點,一名優秀的將軍,是會千方百計利用敵人的弱點進行攻擊的,所以我有個打算,在撤離王京時故意留下些糧食,給明軍一個錯覺,那就是我們並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這樣或許能讓明軍在可能的追擊中有所顧忌,諸位認為可以嗎?”

“沒問題,大不了白天吃稀飯,晚上改喝粥,再堅持一下好了。”

“是個好主意啊,為了退兵成功,一天喝三頓粥也不怕。”眾將紛紛認同。

4月初,明使沈思賢、胡澤、吳宗道、謝用梓、徐一貫等啟程去漢城,督促日軍履行和議。但日軍並沒有按和議於四月初八退出漢城,直拖至4月19日才從漢城撤退,並帶走二王子和被俘大臣。

4月15日,開城。

聽到議和的訊息,前線明軍將領議論紛紛,頗感意外,“為什麼不打下去?倭人困守孤城,又沒了糧吃,正是擊敗他們的好時候啊!”

“或許是朝廷中有人被倭賊收買了吧,否則正打得順手,怎麼說不打就不打了呢?”

“是啊,正是立功的好時機呢,若是不打仗,咱們這些武人哪有出頭之日!”

李如松止住眾人紛說,道:“大家不必疑慮,宋大人已經和我詳細說過了,休戰議和是朝廷的意思,倭人打算渡海東歸,放回朝鮮王子,條件是我國准許封貢,並且在退出王京過程中不得追擊他們。”

“倭人真有退兵之意嗎?”張世爵狐疑地問道。

“你說呢?”李如松冷冷地反問一句,張世爵品不出他話中意思,不敢再問。

李如松向眾將道:“我軍入朝就是為了趕走倭賊,光復朝鮮國土,如果現在透過議和能達到這個目的,又何樂而不為呢?可以說,正是因為我軍的英勇奮戰,才迫使倭人不得不和。”

“大帥,那咱們接收王京後,就可以歇兵了吧?”查大受問道。

“不!我們要繼續追擊倭寇,直到收復朝鮮全部國土為止。”

“可是,倭人已經答應擇日渡海東歸,正在退兵,我軍如果窮追不捨,豈不是有違議和條款?”楊元插口道。

“倭賊退兵就不算是賊了嗎?和書中說倭兵應在四月初八前退王京、返王子,現在已經是15了,到底是誰先違了條款?斬草需除根,議和是朝廷的事,打仗是我李如松的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如松森然道。

第二十二章 休戰

“報大帥,原五軍營參將、新授平倭副總兵官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