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汪氏出逃重慶是為了促進重慶政府內部分化而與帝國政府議和,這樣戰事就可能更加順利一些。原先我們只是計劃在經濟上支援汪氏進行和平運動,現在汪氏要求我國政府支援他在南京組織中央政府,這是我們未曾想過的。”
日本政府內部對汪精衛提出建立政府的設想意見很不一致,經過激烈的爭論後,日方終於統一意見,同意汪精衛建立新政府。1939年6月5日,日本內閣五相會議擬出一個《建立新中央政府的方針》,該方針規定:1、中央政府由汪精衛、吳佩孚、臨時政府、維新政權共同組成,吳佩孚主軍,汪精衛主政;2、新建中央政府根據《調整日華新關係的方針》與日本建立調整國交;3、中央政府必須具備一定的號召力,成立日期由日本決定;4、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以分治合作為原則;5、關於國民黨和三民主義,在不妨礙親日、滿和反共的原則下,可允許存在。日方以《建立新中央政府的方針》為原則和汪精衛進行談判,但日方的建立政府方針和汪精衛的建立政府設想相去甚遠。
6月10日,汪精衛首先與平沼首相會談,但沒有什麼實質內容。第二天與陸軍大臣□垣的會談,是這次談判的最主要重頭戲。□垣先提出陸軍不贊成汪精衛在南京建立政府的意見,□垣說:“難道除了南京,汪先生沒有考慮設法在其它地方建立新政權嗎?譬如在皇軍佔領區以外。”汪精衛回答說:“原來我也是這樣考慮的,只是形勢發生了變化,才作出還都南京的決定。”□垣又說:“南京已經有了維新政府,再由汪先生建立一個新政府,不是好辦法。”汪精衛回答說:“我們不說在南京建立新政府而是說還都南京。因為國民政府原在南京,重慶被稱為陪都。還都能使重慶方面產生一種衝擊力和向心力,使國內一切愛好和平之國民思和之心凝聚於故都南京。南京和平政府將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中央政權,目前北平和南京的臨時、維新兩個政權應加以撤銷,或自行解散,使之在中央政府統一領導下。”□垣聽後反論說:“分治合作是五相會議決定的原則,臨時、維新兩政府經過與汪先生協商可以考慮廢除名義,但不能取消其內容及已形成的事實。”汪精衛則反論說:“閣下的意思似乎與五相會議提出的內政問題交給中國方面的原則有了距離,如果只廢除臨時、維新兩個名稱而照舊保留其實體,要我出來收拾時局實感困難。因為中央政府有名而無實,勢必會發生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許可權之爭。這樣的中央政府實在不是我們所設想成立的獨立自主政權,如果閣下要堅持,我只有退讓或延期組織政府。”最後□垣作出一些讓步,說只要汪精衛能夠說服王克敏、梁鴻志自願放棄政府,日方也不反對。
日本原指望汪精衛在日軍佔領區之外建立政府,分化瓦解中國的抗日力量。至於在日軍佔領區之內建立傀儡政府,王克敏、梁鴻志這樣的人更加可靠。平沼內閣對汪精衛的建立政府計劃很不積極,所以汪精衛這次秘密訪日並沒有太大收穫。汪精衛回國後,曾走訪王克敏、梁鴻志,試圖說服兩人同意放棄地方政府,支援成立統一的中央政府。但王、梁兩人均支支吾吾,沒有表示出願意放棄地方政府的意思,這樣汪精衛在日佔區建立政府的計劃又瀕臨死路。
汪精衛在河內發表“豔電”時,吳佩孚曾表示支援汪精衛的和平運動,吳給汪去信說:“中日輔車相依,為友為敵,利害本昭然,但目前危亡抗戰之中,更須化敵為友,因有史以來,從無久戰不和之理。故自蘆溝橋變起,身居故都,一直以啟導和平為信念。”但汪精衛到北平約見吳佩孚時,吳佩孚態度很傲慢,結果會談沒有實現,不過不久吳佩孚忽然急病而死。
1939年8月,平沼內閣倒臺,原陸軍大將阿部信行出任首相。阿部上臺後,開始積極支援汪精衛,同意取消臨時、維新兩個政府而由汪精衛領導成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1940年3月31日,汪精衛才正式“還都南京”,在日佔區成立了一個統一的“國民政府”。
如果說日本人扶持汪精衛在日佔區成立一個傀儡政府,倒不如說這個傀儡政府是汪精衛盡力“爭取”而來,而且是來之不易。日本人一方面懷疑汪精衛搞和平計劃是中國人的詭計,試圖以此來緩解日本的軍事壓力。另一方面,日本也懷疑汪精衛等人對日本的忠誠,儘管重慶開除了汪精衛等人黨籍職務,但汪等原國民黨人與重慶國民政府的高階官員仍有各種難於切斷的千絲萬縷聯絡,日本人擔心汪精衛等人會在關鍵的時候反叛,會把日本的軍事機密傳遞給重慶。事實上抗戰期間重慶政府正是透過汪精衛政府獲得了大量的軍事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