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華西村年銷售收入達到了300億。
新加入華西村的村民王海峰在接受培訓後被安排到華西軋鋼廠工作。和他一起進廠的,有20多個年輕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十六集 江村變遷(3)
王海峰(原三餘巷村村民):我們以前什麼也沒有,福利也沒有,就只種一塊田,像我今年就有福利,連工資、獎金加起來有5萬多,像福利每年都發花生、瓜子、魚、肉,每年都要發給我們。
2001年,與富裕的華西村只有一條路之隔的貧困村——三餘巷村併入了華西村,村民顧永章是全村70戶裡最後搬進新家的。
顧永章(原三餘巷村村民):這個已經沒有用了,放在那裡看一下、留一下,我們把它當紀念品,叫兒子看看,一代一代放在那裡給下一代看。
2001年6月9日,三餘巷村這個名字消失了,從它消失的那一天起,華西有了一個新村。
和三餘巷村一起併入華西村的,還有臨近另外兩個村的200多農戶900多口人。
孫大龍(原三餘巷村黨支部書記):如果說華西不幫不帶,還是一個三餘巷村,那你村是有了,我很窮,老百姓也是很窮。窮的村,老百姓經濟很困難,那麼村留著幹什麼呢?
從2001年到2004年,短短3年的時間裡,經過8次合併,16個周邊村先後加入了華西村。
曾經只有平方千米、1520個村民的華西村,現在有了30平方千米的面積和5萬人口。
20年前,這個中國最著名的村莊就開始接待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和參觀者。
20年後,華西村的旅遊收入達到1億8千萬元人民幣,遊客人次達到200多萬,相當於中國江南著名古鎮周莊的遊客量。
在參觀者羨慕的眼光裡,華西還在發生著變化。
“家有黃金數噸,一日也只能吃三頓,豪華房子獨佔鰲頭,一人也只佔一個床位。”吳仁寶的一段話道出了他樸素的人生理想。
也許是一種巧合,45年前的華西村是由12個自然村合併組成的,45年後,華西村又有了12個合併村。
原砂山村的村支書趙仁龍想不到,地還可以這樣種。2004年3月,新併入華西村的8000多畝土地,被改造成了萬畝溫室蔬菜園。
趙仁龍(原砂山村黨支部書記):我也跟他們學,慢慢學,做到老學到老。現在說實話,真的不懂,像這種現代農業真的不懂,慢慢看上去、看上去。
這些和吳仁寶同齡的老人,都是鄰村辛苦了一輩子的農民,成為新華西人後,養老有了保障,吳仁寶又讓他們把編草蓆的手藝拿出來派新的用場。
吳仁寶:我問你們,這個“一分五統”好不好。
華西村村民:能夠共富,當然好,哪有不好的。
吳仁寶:這樣吧,你不要講了,你來的時間長了。砂山的跟我說,因為時間短。你有米發,又不用種地。全家高興了吧?
華西村村民:高興了。
最新加入的8000多村民,大部分人進了華西的工廠當工人,有些人就留在溫室裡種蔬菜。
生態園才剛剛建好,就引來了參觀者。
在這些參觀者的眼裡,高科技的農作物還只是一株株幼苗,但這一株幼苗,很快就會變成過去普通農田裡一片不小土地的產量了。
吳仁寶:茄子是一棵長這麼多,一棵能產300斤。
已經卸任村支書的吳仁寶,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到“大華西”各處轉轉,幾十年來他用工業來反哺農業,但這一次不同了,哺育的已經是現代農業。
20年過去了,長江三角洲的農村已經發生鉅變,以農耕為傳統的農村已轉變為以特色工業、現代化農業與田園化的環境相融合的新農村。
20年前,《話說長江》拍攝到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農村影像:農忙時節的農田,幾乎集中了全村所有的勞動力,他們揮舞鐮刀奮力收割,因為這塊田地的收成幾乎就是他們勞作一年全部的收入。
在忙碌的長江上,行駛著140艘來自武家嘴村的運輸船,今天,這個龐大的“武家艦隊”又多了一個新的旗艦——12500噸的“淳洋1號”。
武家嘴村這第一艘萬噸輪,將帶著全村人對未來的新希望,從長江駛入海洋。(編導:楊海莉 趙恆剛/攝影:朱奕 陳林聰 何威)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