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道處處體現為無所不用其極的凌厲風格。這樣大膽出位的人如果早年為求生存發展而製造了“原罪”的話,完全不是什麼稀奇事。
其實,就營商而言,黃不選擇做傳統意義上的產業經營者也無可厚非。對黃這種個性的企業家,如果市場上的暴利機會大量存在,要求他做一個苦心的“經營家”就未免是奢談。就像蒙古帝國的前期,它們擴張的主要目的就是“搶劫”,到了後期“搶劫”的機會逐漸消失了之後,它們才把獲利的手段重點地放到“經營”上來,即統治、管理帝國的子民並向他們徵稅。
在“企業家精神”和“賭徒心態”之間界定一個清晰的界限是很困難的,二者更多是一種平衡的藝術。那些取得持久成功的企業家,無一不是審時度勢、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及時調整平衡點的人。
管理自我慾望永遠都是人們所面臨的極大難題,這也是企業家的心魔所在。對財富的飢渴何時是個盡頭?怎樣做到內心慾望與風險控制之間的平衡?我想,這絕對不是簡單地喊一聲“懲罰原罪”或呼籲“苦心經營”就能解決的。在這個社會結構急劇變化、財富地圖不斷改寫的時代,可以肯定,還有更多的企業家,因為無法平衡對財富的飢渴感而鋌而走險,最終亮起紅燈。
顧雛軍:資本大鱷夢碎顧氏傳奇(1)
2008年7月,顧雛軍鬧了一聲嘆息:沒錢上訴。
這位曾經把中國家電業搞得風起雲湧,曾經擁有數家上市公司的“大人物”,曾經坐擁中國百富榜第83名的大富豪,如今竟然窮得連打官司的錢都沒有。如果放在四年半前,誰會信呢?但它今天變成了事實。
顧雛軍2005年出事,歷時兩年半的審理,於2008年1月30日被正式宣判入獄12年,執行10年。
顧雛軍當然希望能翻案,於是提起上訴,媒體都在密切關注案件的進展,但恐怕誰也沒想到,半年之後的2008年7月4日,ST科龍釋出一個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科龍3日收到廣東高院的民事裁定書,上訴人顧雛軍雖然在法律規定的上訴期限內提交了上訴申請,但未在規定的交費期限內預交二審案件受理費。
因為未履行法定的二審訴訟義務,本案只能按上訴人自動撤訴處理。
身患糖尿病的顧雛軍恐怕只能面對漫長的鐵窗生涯,直至花甲。
拋開對顧雛軍的道德與法律評判,單從智商和做事手腕的角度講,顧雛軍是一個十足聰明人,且極具上進心。
顧雛軍1981年從江蘇工學院動力工程系本科畢業,進入天津大學。從那時起,在近30年的成長道路上,顧雛軍不僅每一步都留下了重重的腳印,而且每一步,都走到了時代的前沿。
顧雛軍是*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批幸運兒。據說,僅複習兩週便考上江蘇工學院,而且分數奇高,夠上北大。他畢業後成為全班惟一考上外地研究生的人,而且考上的還是本專業頂尖的天津大學。
畢業後,顧雛軍不僅以優異生的身份順利留校任教,加入科研隊伍,還在27歲時,即1986年就寫出後來被稱為“顧氏迴圈”的著名論文,並在後來找到一家英美專業雜誌《能源》發表,引起激烈的學術爭論。但爭論歸爭論,顧雛軍憑藉這篇論文,很快成為全國的熱迴圈“專家”。
當時,全球輿論已經開始反思氣候變暖,並將問題歸咎於空調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眾多國家為此還於1987年簽訂《蒙特利爾協定書》,以控制CFC和其他破壞臭氧層的物質消費量。顧雛軍的這篇論文太“有的放矢”了,其理論焦點正是“一種能替代氟利昂的熱力迴圈節能新技術”。
但這還不是最有的放矢的,他當年就推出了主打環保牌的格林柯爾製冷劑,並強制性克服自己的性格弱點,有意識地廣泛結交環保領域的重量級人物,欲將產品順利推廣。
他於1990年順勢切入空調行業,推出“超低能耗”的小康空調,算是中國第一批在空調產業的拓荒者。但因受到多方質疑,尤其是同行的聯手阻擊,並未取得非凡的成功。
在國內受挫之後,1990年,顧雛軍移師海外,在英國註冊成立公司推廣格林柯爾製冷劑。顧雛軍在海外折騰四年,至今依然是個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至少拿到了資本,而且還掌握了資本運作的技巧。
1995年歸國後,顧雛軍僅用5年時間,把一個十分普通的製冷劑廠打造成一傢俱有高科技概念的上市公司,而且上市地點還是市場相對規範的香港。
對於2005年年初才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