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第二,從外交上看,蔣介石傾向於不同日軍直接交涉,單純地寄希望於國聯。“九·一八”後,張學良最終服從了中央政府不同日本直接交涉的政策,所以中國後來的方針基本上是日本不撤兵,則不交涉,而期盼國聯主持公道。國聯行政院根據中國的提議,9月30日透過了限令日軍於1933年10月14日以前撤兵的決議。日本出席國聯行政院會議代表宣告接受國聯決議。張學良委託顧維鈞由北平到達南京。10月5日,中國駐日公使蔣作賓就日本撤兵問題照會日本政府。9日,日本提出先談條件後撤兵的答覆,並抗議中國的“排日”行動。同時,日本派遣大批軍艦到達上海。張學良多次電南京政府,希望立即交涉。6日,顧維鈞受蔣介石委託,由南京返回北平,向張學良“代達”蔣介石的指示,即:“日本屆期延不撤兵或更另有暴行,自在意中。中國軍隊如何應付、此時正在研究,並須視彼時國聯行政院開會後如何解決而定。蓋國聯雖不可侍,亦非盡不可侍。此案發生後,中央所以盡力至使國聯負解決此案之責任者,因維持中國在國際上之地位,與減小日本直接壓迫中國之力量,途徑惟在此。”

蔣介石在3年以後總結教訓時說:“九·一八事變既起,當局遲緩卻顧,堅持不撤兵則不交涉之原則,致使日本緩和派不能抬頭,軍人氣勢日張,問題愈陷僵化。就是瀋陽陷落尚未侵入關內的時侯,也還有使日本止於錦州,徐圖轉換局勢的可能,可惜步步錯過以造成此後不可收拾的局面,這不能不說當局沒有決心,及不負責任之所致。”其實,如果說“九·一八事變”不抵抗是錯誤的決定,那麼“不交涉”也是錯誤的決定。“不抵抗”使得日軍中的強硬派能夠迅速造成既成事實,使得軍人氣焰日益囂張,而“不交涉”則使得“日本政府內的緩和派不能抬頭”,問題日益僵化。

第三,從戰略上看,兩線作戰導致了長城抗戰必然失敗的命運。對日作戰是關係中國命運的大事,需要集中國內主力力應戰,但蔣介石只派中央軍四五個師的兵力北上參戰,中央軍主力精銳一直在南方進攻紅軍。這種兩面作戰、南重北輕、重心在南方的做法,一開始就決定了北方長城抗戰必然失敗的命運。正如有臺灣學者指出的:“熱河之役的失敗,張學良固然責有所歸,惟蔣委員長實亦不無坐觀成敗之嫌。”

熱河守將湯玉麟在張學良嚴令抵抗之下,仍然棄城而逃,導致熱河戰役失利,日軍以108騎佔領承德,此事導致張學良下野。那麼蔣介石在這期間又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呢?顯然,蔣推三阻四,不但自己不肯北上,調動中央軍也推三阻四,兩個師的軍隊到達時,熱河已經淪陷。話又說回來,蔣也有他的難處,他的大部分軍隊在圍剿紅軍,哪裡有精力北顧?!

第四,從戰術上看,消極防禦,死守陣地,被動挨打,終至敗局。日軍在進攻熱河前,駐紮在華北地區的東北軍的數量並不少於日軍。僅就熱河而言,其境內部署的東北軍就有近10個師的兵力,約10萬人。而日軍投入的軍隊僅2個師團又3個旅團,共4萬人。日軍為達到戰術上的優勢先在山海關打響,又在渤海灣造成登陸的假象,牽制何柱國、于學忠等於灤東和津沽間而不能援熱;還利用劉桂堂、崔興五、李守信等偽軍在察哈爾東部和熱河北部牽制了中國守軍5個師的兵力。同時,日軍集中了裝甲車、汽車、騎兵部隊,沿交通大道快速機動,很快將熱河佔領。而中國軍隊處處設防,消極死守,線長兵薄,工事簡陋,一點被突破,全線即潰。

中國軍隊不僅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日軍,而且有地形上的優勢,如果在日軍進攻時採取伏擊,或派出小分隊,敵進我進,打其後方,是能給日軍以殺傷或遏制其進攻的。可惜國民政府軍隊不僅根本沒有這樣做,而且最高指揮機關也從未有這樣的想法和打算。長城防禦時,線長空隙多,區域性的出擊是能奏效的,如第29軍在喜峰口、羅文峪的夜襲等;大部隊的前出和突進也能辦得到,如第26軍在興隆對日軍的進攻和包圍。可惜這種做法既未推而廣之,亦未持久。這是由最高指揮者消極防禦的指導思想造成的。

//

失敗原因(2)

第五,從裝備上看,日軍裝備精良,火力強;中國軍隊裝備差,雖有優勢的地形和殺敵的勇氣,但在敵強大的火力下,徒增傷亡。日軍的作戰裝備有裝甲車、坦克,下有火炮作掩護,上有飛機轟炸相配合,機動性強,火力猛。日軍步兵有“精利武器”可恃,攻擊某處,“必集結炮兵破壞華軍防禦工事暨其守兵,然後步兵以飛機與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