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武打處理,但亦是他的“暴力美學”最具個人藝術風格的終極儀式,被他一直堅持。
有了張徹,華人電影才湧現“暴力美學”。其實中國歷史上的血腥暴力很多,二十世紀變本加厲,抗戰、內戰而至文革都很殘暴,但在華人文藝上,到了張徹片才把暴力殺傷直接大膽地呈現得有聲有色,有血有肉。】
暴力美學起源雖然是以吳宇森,徐克為代表的,但是張徹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巨大的。後來波及美國昆汀,塔倫蒂諾發揚光大,主要的代表作品有《英雄本色》、《新龍門客棧》、《低俗小說》(片子很好哦)、《變臉》、《天生殺人狂》、《發條橙子》、《駭客帝國》等都是暴力美學的代表作品。
暴力美學並沒有特定的含義,在我理解,就是對於電影中的暴力、血腥等鏡頭進行一定的誇張,對觀眾產生一種純粹的形式快感。比如一些槍戰,武打等動作片所營造的絢麗、刺激、速度、力量的效果體現。
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中國古典武俠與暴力美學的區別。中國古典武俠故事主要是從小說內容上來說的,武俠文學的源頭當有二:“一是漢初司馬遷的《史記》中的遊俠、刺客列傳;二是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唐傳奇時期,武俠小說即真正開始萌芽。說起現代武俠小說其中最經典的作品莫過於金庸、古龍等20世紀50~60年代出現的現代武俠小說,我們的觀眾已經看的很多,最初的小說閱讀啟蒙大概都是從這些武俠小說而來的。所以中國人對武俠小說的痴迷程度和了解程度已經不亞於我們學習的課本。
在現代武俠小說中,許多武功以及更深一層的血腥、暴力、情色場面都是點到即止,最初的中國古典武俠電影也是如此,承襲了武俠小說中的含蓄表現形式,留給觀眾一定的想象空間。如果中國古典武俠與暴力美學進行一個理念區分的話。暴力美學誇大了負面的情緒,殘忍血腥的畫面,暴力無止境的鏡頭,細緻入微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單與北野武的《血與骨》當中的大膽情色場面,以及殺豬的鏡頭都能讓人感受到血腥難受的場面是大大的不同的。所以這裡一定要把中國古典武俠同暴力美學區分開。
暴力美學,美在哪裡?
從觀眾的接受能力方面來說,暴力美學主要有幾種表現形式。因為其新興的電影美學理念,只能從其他思維形式以及舉例來具體說明。
1。從後現代主義的思維方式來體現。後現代主義最早是從繪畫、廣告上來挑戰受眾群體的承受力的。印象最深的就是lee牛仔褲的幾組廣告,米開朗基羅的希臘古典形象雕塑維納斯、大衛,給他們穿上lee的牛仔褲,時光變遷,幾千年之後,lee牛仔褲還穿在他們的身上,可惜沒有牛仔褲的部分已經灰飛煙滅。時間是最大的殺手,也是最殘酷的。觀眾即從廣告中感受到時間的可怕,又從另一方面理解lee牛仔褲的永垂不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人生的深刻體現。這種意識形態上的需求,打破了原本人類認識上的規範,吸引了觀眾,引起共鳴。暴力美學也正因其打破了人們對光明,對人生的不如意深刻的生活體驗,而獲得需求。
2。從心理層面的接受能力來說。對力量的崇尚,對強壯體魄的追求,這是人類從原始時代追求異性、獲得食物的需求另一層潛意識需要。暴力美學電影用其可以放大的血腥、暴力鏡頭吸引了觀眾。有暴力就有力量,就有爭奪,就有炫目的蒙太奇鏡頭,這正是已經許多年沒有經歷戰爭傷痛的人類潛意識的渴望,也可以說是人類發展史上競爭的需求。
3。用接受美學來闡釋暴力美學。寫這個小標題我就開始頭疼,首先接受美學也是一種相對新的闡釋理論,它本身就具有悖論是解釋不清的。可能是我看的書不多或者理解能力不夠,所以如果用接受美學來解釋暴力美學,就是一種用大謎團來解釋小謎團的感覺,但是可以為今後研究暴力美學的朋友引出一個“奇怪”的方向。在此只能用我所理解的內容舉一個例子,在看例子之前,請帶有這樣的疑問:讀者“我”與作品之間的關係。
幾年以前剛看《駭客帝國》的時候,最初的印象就是“驚為天人”。誰曾用過緩慢的鏡頭去體現子彈的速度?快鏡頭與慢鏡頭蒙太奇的挑戰人類生理上的極限?《駭客帝國》做到了。子彈的速度是我的生理不能達到的觀察點,《駭客帝國》從這一點上就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然而,幾年過去了,在看到其他暴力美學影片的時候,《駭客帝國》已經不是我當初所看待它的樣子。與《血與骨》相比,《駭客帝國》缺少了人性的深刻內涵;與《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