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出版畫報的基礎。1873年8月8日,以《點時齋畫報》命名的時事畫報在福州誕生了。《點時齋畫報》採用連史紙(又叫“連四紙”、“連泗紙”,原產於福建邵武。採用嫩竹做原料,鹼法蒸煮,漂白製漿,手工竹簾抄造,紙白如玉,厚薄均勻,永不變色,防蟲耐熱,著墨鮮明,吸水易幹,書寫、圖畫均宜)石印,其內容看重時事記載,兼以刻畫中國百姓喜聞樂見的仕女人物。它開啟了圖文並茂雅俗共賞的“畫報”體式,“畫報”之兼及“新聞”與“美術”,既追求逼真,也包含美感,不但是傳播新知識的大好途徑,又是體現平民趣味的絕妙場所,自發行之日起便廣受歡迎,日後的發展前途可以說不可估量。

當然,並沒有幾個人知道,這部自誕生之日起便廣受歡迎的中國第一部畫報,背後真正的主人是誰。

而現在,《點時齋畫報》的中國畫師們,正用他們的畫筆,記錄下中國近代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瞬!

因為這一天,可以看作是中國擁有真正意義的海軍之始!

很快,船政艦隊來到了外海海面列陣,隨著旗艦“福靖”號發出旗語命令,10艘戰艦很快便在海面上排成了單縱陣列。當先兩艦為旗艦“福靖”號(管帶貝錦泉)和同級姊妹艦“建靖”號(管帶呂文經),接著是英國贈送的巡洋艦“和碩公主”號(管帶鄧世昌)和船政自造巡洋艦“超武”號(管帶葉富),隨後是巡洋艦“澄慶”號(管帶貝珊泉),接下來是炮艦“福勝”號(管帶李和)和“建勝”號(管帶許壽山),炮艦“福星”號(管帶楊永年)和炮艦“建星”號(管帶呂瀚)。

列陣完畢後,高速通報艦“飛鴻”號在管帶黃建勳的指揮下,率先駛離艦隊。這艘通報艦的目的地是澎湖,林義哲交給黃建勳的任務,是要他憑閩浙總督李鶴年的手令,調澎湖水師前來會合,共同阻止日軍進犯。

目送“飛鴻”號的身影消失在海天線中,林義哲立於飛橋之上,看著列隊行進的九艘戰艦,心中充滿了豪邁之情。

在原來的歷史時空中,學生時代的他一直夢想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海軍戰士,保衛祖國的海疆,可惜因為體質的關係,報考海軍院校未能錄取。儘管後來他選擇了另一個比較愛好的學科——心理學,最終成了一名心理諮詢師,但他最初心中的那個馳騁海疆的夢,一直沒有消失。

網際網路的時代到來,讓他接觸到了更多的同好,併成為了一名熱衷於海軍史的軍迷愛好者,但那畢竟不能替代心中的海軍之夢。

而現在,他竟然已經親身融入到了歷史當中,並且真正的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蒸汽艦隊的指揮官!

馬上,他將要指揮這支艦隊,去迎接真正的血與火的挑戰了!

林義哲立於飛橋之上,深吸了一口略帶鹹味的海風,下令各艦加速,駛向臺灣。

就在林義哲率艦隊離開福州前往臺灣的同時,一艘小船也急急的駛出了馬尾港,直奔香港的方向而去。僱傭這艘小船的,是一個日本駐福州領事館的工作人員,他的目的,是透過香港的電報中轉,將船政艦隊出發的訊息發回日本國內。

日本,鹿兒島縣,兵學校。

會客室中,幾個身著日本傳統和服腰上彆著武士雙刀的男子,正圍坐在一起,一邊暢談,一邊飲酒。

儘管明治三年(1870年)明治政府明令禁止庶民帶刀;明治五年(1872年),更實行“散發脫刀令”,強制實行廢刀;但卻引來眾多士族的抗拒,不但一些地方發生了士族的叛亂,在明治政府水潑不進的鹿兒島縣(即薩摩藩),“散發脫刀令”更是被士族所公開蔑視。

“南洲先生,據說西鄉君已經派人照會清國福建地方政府,卻被清國方面嚴厲駁斥,看樣子清國政府已經覺察出了西鄉君他們的行動目的。”桐野利秋對端坐在首座的西鄉隆盛說道。

在得到了閩浙總督李鶴年為首的福建地方官員的報告後,清廷由此洞悉日本的真正意圖。因而在日軍討“番”統領西鄉從道授意日本駐福州領事館將出兵臺灣的照會送到閩浙總督李鶴年處的時候,出乎意料地遭到了李鶴年的強硬反擊。李鶴年連續照會日本領事館,稱:“本部堂查臺灣全地,久隸我國版圖。雖其土著有生熟番之別,然同為食毛踐土已二百餘年。……查萬國公法雲:凡疆內植物、動物、居民,無論生斯土者、自外來者,按理皆當歸地方律法管轄。……據此各條,則臺灣為中國疆土,生番定歸中國隸屬,當以中國律法管轄,不得任聽別國越俎代謀。茲日本國中將照會,以臺灣生番戕殺遭風難民,奉命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