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以同治皇帝的名義下達的旨意,明明白白的告訴林義哲,他不但被“奪情起復”,而且還被拿掉了署理福建巡撫的職銜,頂了正式的福建巡撫的缺,還多了一個“會辦臺灣事務大臣”的頭銜!
旨意中明確說明,“番地雖居荒服,究隸中國版圖,其戕害日本難民,當聽中國持平辦理,日本何得遽爾興兵,侵軼入境。若謂該國僅與生番尋仇,未擾腹地,遂聽其蠻觸相爭,必為外國所輕視,更生覬覦。釁端固不可開,體制更不可失。該大臣惟當率艦船兵隊入臺察看,相機籌辦,按約理論,阻令回兵,以敦和好,不得以番地異於腹地,聽其肆意妄為也。”也就是命令林義哲率船政水師入臺和日本人交涉,阻止其侵略行動。
林義哲完成了接旨儀式,即命人將旨意送往船政衙署,並知會沈葆楨和李鶴年文煜及王凱泰等人。在得知“飛霆”號為了加快速度燒了船上幾乎全部木製品之後,林義哲馬上命人安排對“飛霆”號進行維修。
“大人,您這是……”林國祥看到林義哲的裝束,以及身後撫標衛隊當中有一人揹著一個用布口袋套住的長長的背囊——林國祥認得這是林義哲的招牌武器之一:帶千里鏡的大號獵槍(狙擊步槍),一下子明白了怎麼回事。
“待‘飛霆’裝修完畢之後,火速前往琅嶠海岸,與大隊會合。”林義哲衝他點了點頭,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一次辛苦了。”
雖然林義哲的話不多,但林國祥的心頭,卻是陣陣熱流湧動。
“標下遵令!”林國祥大聲道,身子立得筆挺,舉手向林義哲行了一個西式的軍禮。
林義哲舉手還禮,然後便同隨員們登上了“福靖”號裝甲巡洋艦。
林義哲甫一登艦,艦上的桅杆便迅速的升起了一連串的旗語。
林國祥讀出了旗語的含義,周身的血液瞬間沸騰起來。
那串旗語的意思,是“盡忠盡職,保家衛國”!
而此時,其餘各艦,也跟著陸續升起了同樣的旗語!
不多時,艦上的水兵們全都大聲的吼了起來:“盡忠盡職!保家衛國!”一時間吼聲響徹天地。岸上圍觀的百姓們也紛紛鼓掌歡呼起來。
在人們的陣陣歡呼聲中,汽笛長鳴,船政水師各艦以旗艦“福靖”號裝甲巡洋艦為首,依次起錨,離了碼頭,向港外駛去。看著一艘艘龍旗飄揚的戰艦離港,一些外國記者紛紛拿出了畫筆,開始畫起速寫來。這些速寫將會成為銅版畫,很快出現在外國報紙上。
林國祥注意到人群當中還有很多中國畫師,他們也在畫著這一激動人心的場景,林國祥看到他們的繪畫風格很是熟悉,立刻便知道了他們的身份。
這些作畫的中國人,是《點時齋畫報》的畫師。
《點時齋畫報》是這個時代的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一份新聞畫報,因其報導貼近生活,並及時報道社會熱點等,深受百姓歡迎。《點時齋畫報》每十日出版一本,每期八頁,內容是“選擇新聞中可嘉可驚之事,繪製成圖,並附事略”,隨《南華時報》附送訂戶。因畫報印刷精美,畫法中西合璧,人物背景生動真實,內容貼近生活,及時報道社會熱點,民俗奇聞,可看性強,時效性足,加之發行渠道暢通,很快便風靡一時。
在鴉片戰爭結束以後,西方的文明與科學技術湧進中國的沿海城市,西方的新聞報紙也隨之進入中國。作為一個穿越者,林義哲對於報紙的作用的瞭解當然要遠勝於這個時代的中國人,是以他很早便萌生了辦一份報紙的想法,但受財力所限,加之要辦理的事情極多,是以這個想法一直被擱置下來。但自從成了清流彈劾的主要目標之後,林義哲意識到了清流對話語權的控制所帶來的巨大危害,他有意識的悄悄開始了和清流爭奪話語權的鬥爭,而鬥爭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辦報紙!
為了掩人耳目,林義哲秘密出資,委託梅宏在福州船政學堂附近開設了“時務印書館”,在館內,他開設了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平板石印機構,用石印技術翻印外國書籍和中國古籍,創辦了《南華時報》和《點時齋畫報》。由於這時西洋繪畫技法已經進入中國,大量慣用毛筆、宣紙的國畫家對西洋繪畫技法產生了濃厚興趣,但苦於沒有發揮的地方。林義哲的《點時齋畫報》恰好成了他們有效施展才情的理想平臺。在《點時齋畫報》中,吸收了西洋畫風的中國畫師們把西洋畫法中的透視、解剖、注重形象寫實等西畫技法吸收融合到自己的繪畫中去,形成了別開生面的“海派”人物畫風。
技術和準確刻畫形象的繪畫技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