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素書(22)
一個人,即使他天生具有聖賢質地,假如不勤奮好學,將來也不會有很多大的成就。古羅馬著名政治家、演說家西塞羅曾說:“地不耕種,再肥沃也長不出果實;人不學習,再聰明也目不識丁。”
無獨有偶,孔子也認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並且對此身體力行。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祭典中的禮節,差不多每件事情都問到了。於是,有人就在人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問。孔子聽道這些議論後就說:“對於不懂的事情,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論語?公冶長》)
一個人的志向能否實現,首先要看他是否具備足夠的知識底蘊來支撐他走下去。戰國末年,洛陽人蘇秦少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遊說術多年。自以為學識足以求取功名後,他辭別老師下山,變賣家產,周遊列國,向各國國君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沒有一個國君欣賞他,蘇秦只好落魄歸家,連嫂子都看不起他。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後,他發憤讀書,鑽研“周書陰符”,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於是開始二次周遊列國。這回他說服了當時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合縱抗秦”,並被封為“縱約長”,成為了六國的丞相,可謂“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人思考得越少,往往話就越多;而思考得越多,話就越少。聰明而又有涵養的人,往往崇尚行動多於言說,也就是看重行動而吝於言說。如果具備解決事情的能力,那麼他的實際行動往往比嘴邊的誇耀更能說明問題。與此相對的就是所謂的言行不相顧,即只會誇誇其談而沒有與之對應的行動。這種“高言寡行”的行為不僅會影響他人對你的評價,也會妨害到自身的修養。
第23節:素書(23)
《論語?學而》中寫到,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意思是,經常花言巧語,作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儒家崇尚質撲,強調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反對花言巧語、文過飾非。孔子認為“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兩處都提到了“訥”,都包含了語言樸實無華,微言慎行的意思。
老子在《道德經》八十一章中,也在多處談到了人才與言語的關係,比如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有宗,事有君”、“美言可以市尊”等等。他認為,人的語言必須樸實,言之有物,花言巧語只能博得暫時的利益而損壞自己的德行。
為什麼會透過人的言語來評價人呢?中醫認為“舌為心苗”,由此引申出“言為心苗”,認為語言是心念的反映,花言巧語、誇誇其談之人,有太多自私的目的隱藏在其中,心念不正,其言當然不可聽。所以,修養身性要從日常的言語做起,從而防微杜漸,防止心靈的淨土中生出敗壞德行的邪念。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
具有恭敬、節儉、謙虛、簡約這四種品德的人,進可以成就大業,退可以完善品格,堅持操守,做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思考問題細緻周全,對事物的發展有著深入長遠的瞭解;因此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手足無措,而是處變不驚、隨機應變。春秋時管仲的政治謀略雖然可以“九合諸侯”但缺乏經營天下的謀略;秦朝的商鞅雖然可以變法強國,但無法做到仁義;漢武帝時的桑弘羊雖然善於聚財,卻無法使人民得到休養生息,像這樣雖有成就但仍有所侷限的人,因為自身的修行不夠,都不能算是真正深謀遠慮的人。
第24節:素書(24)
紐克鋼鐵公司(Nucor公司)是一家過去30年中在美國最成功的鋼鐵公司。曾將該公司從瀕臨破產的困境中拯救出來,並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鋼鐵公司之一的英雄就是紐克公司的執行長肯?艾弗森(Ken Iverson)。
艾弗森1965年升任紐克鋼鐵公司總裁後,立刻把總部的12名員工削減到2人,總部只是一個牙醫診所一般大小的租來的辦公室,門廳擺著廉價的板式傢俱。公司沒有設餐廳,主管們在商業區外的小餐廳宴請重要的客人。
艾佛森特別照顧員工,在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