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藝術風格,她的譯文,在體現老舍的語言風格方面,盡了最大的努力,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由中文譯英文,由英文再譯中文,輾轉三十餘年,《鼓書藝人》終於和讀者見面。它的遭遇是罕見的,它的價值將因此而更顯得珍貴。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說:“和一切真正的藝術品一樣,幾十年的風霜雨雪,加上輾轉的翻譯,並沒有侵蝕它的光澤,如今讀來依然具有新鮮的魅力;而且在某些方面,今天反而能比當初更充分更深入地認識它的成就和意義。”(注:樊駿:《從〈鼓書藝人〉看老舍創作的發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2年第3輯。)

在老舍的創作中,《鼓書藝人》是一部面貌全新的作品。它以重慶為背景,描寫了大鼓藝人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生活經歷。小說寫了兩個藝人家庭:方寶慶一家和唐四爺一家。作品的重點是寫方寶慶和他的養女方秀蓮。方家是正派的藝人家庭,寶慶與秀蓮自不必說,即便是喜喝酒、愛罵人、脾氣“難捉摸、多變化”的寶慶夫人——方二奶奶,其心地也有厚道之處。唐家則不然。唐四爺夫婦自私、狹隘,人品不好;他們的女兒琴珠,輕浮、下流,既賣唱又作暗娼。唐家與方家的矛盾糾葛,是兩種不同人格的衝突。《鼓書藝人》透過對這兩個藝人家庭的不同生活道路的描繪,肯定了高尚,否定了卑俗,歌頌了藝人的正直的品德,也鞭笞了舊的社會制度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造成的種種惡劣影響。

《鼓書藝人》在思想內容上的另一個特點是,憤怒地宣洩了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憎惡與不滿。在老舍的作品中,《鼓書藝人》是唯一的以重慶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他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憎惡與控訴,在這部作品中也表達得最為直接和鮮明。老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所寫的作品,如話劇《殘霧》、《面子問題》、《歸去來兮》、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等,都有揭露和批判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內容,然而其尖銳與鮮明,均不及《鼓書藝人》。小說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揭露與控訴,是融匯於方寶慶、方秀蓮的遭遇描寫中,透過具體情節加以表現的。寶慶在重慶開“書場”,後來又透過說書進行抗日宣傳,本應得到重慶國民黨當局的支援與保護,實則不然,官面上的地痞流氓、特務、巡官等,則須要寶慶的伺候與招待,尤其是他們對秀蓮的糾纏,使“寶慶心如火焚,可是使勁壓著火,還陪著笑臉,這就是人生,這就是作藝”,他的感慨,本身就是對重慶的黑暗現實的一種控訴。後來,軍閥王司令又要強娶秀蓮做他的第六個小老婆,更使寶慶倍嘗酸辛。王司令已經五十多歲,秀蓮才十五歲啊!然而王司令有權有勢,誰惹得起呢?跑,無處走;告,無處說。寶慶說:“雖說有政府,也決不會拿軍閥怎樣,還不是官官相護,姓王的怎麼胡作非為都成,誰來保護咱們呢。”後來還是寶慶出了一大批錢孝敬王司令,此事才算了結。在小說裡,王司令並未出場,作家只是著力寫了這件事在寶慶一家所引起的反響,它的起因,它的結束,它給寶慶、秀蓮在精神上所帶來的壓力與痛苦,均可看出王司令的荒淫、霸道給平民百姓造成了何等巨大的災難!這就是國難期間國民黨官僚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在描寫這些情節時,作家的筆是充滿憤懣的情感的。

對秀蓮的遭遇的描寫,是最能體現《鼓書藝人》現實主義精神的篇章,它所包含的社會內容,也是深刻的。秀蓮是單純而又善良的女孩子,她作藝,歷來端莊、嚴肅、大方;她熱愛生活,懂事之後,為了開始嚴肅的人生,她扔掉了心愛的郵票本;認識孟良之後,她努力學習文化,孟先生介紹她去女子補習學校學習,她欣喜若狂。論她的天資和寶慶的嚴肅的調教,她是本應有一個光明的生活前景的。但是,後來她變了,她不僅開始追逐摩登女子的時髦姿態,而且為國民黨特務分子張文所玩弄,一度離開了方家。張文騙取了她的感情,也騙取了她的財物,在她就要生孩子的時刻,將她拋棄了。她被遺棄,受折磨,經歷了極大的痛苦,她的遭遇,是人生的一幕悲劇。天真而又單純的秀蓮,何以會走上這樣一個悽慘的絕境呢?小說告訴我們,這是有深刻的社會原因的。在當時重慶的社會環境中,藝人們面對的,到處是欺壓與冷遇。王司令想霸佔秀蓮雖然以寶慶出錢而告結束,但這是何等殘酷的現實啊!接下去的一個重大打擊,就是秀蓮在女子補習學校的遭遇。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學習的機會,秀蓮高興異常,在去學校路上,她告訴寶慶,將來她畢了業,要幫助爸爸辦藝校,還要自己寫新鼓詞,她對未來的新生活,充滿了多麼強烈的感情啊。但是進學校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黑暗勢力的包圍與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