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什麼樣的燃料、按什麼樣的比例分配農業和畜牧業土地。

2003~2007年間,我曾擔任《金融時報》商品記者一職。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這都是一個獨特的職務,因為即使從全世界範圍來說都很少有報紙設有專門的商品記者。大部分報紙有石油記者、環境記者,但是沒有誰會只專注於原材料這一塊。為《金融時報》服務的那幾年,我身處一線,報道這種“一生中只有一次,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繁榮,目睹消費者、投資者以及地緣政治學的全球影響。

同時,晦澀難懂的商品世界也從報紙的邊邊角角挪到了頭版,諸如油價創新高、氣候變化的緊急預警、糧價攀升、能源安全以及中國需要更多原材料的大標題隨處可見。本書想要對這些事件進行一次系統化的梳理,並從歷史角度來解析這些趨勢。

為了給本書奠下堅實的研究基礎,我遠涉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那裡的農民人均擁有的土地還沒有籃球場大;我還來到了美國的中西部地區,那裡的玉米地綿延成千上萬公頃,一眼望不到邊;我曾站在紐約、芝加哥和倫敦的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大廳裡,看著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正在進行;我也曾與多位投資者一起吃過飯,這些投資者有從商品交易中賺錢的、也有虧本的;我還與南非的礦工、艾奧瓦州的生物燃料生產商、在巴厘協商氣候變化協議的談判代表甚至華盛頓的決策者見過面、交流過意見;這些人雖然身處各地、身份職業不同,但是他們多多少少都與商品有聯絡。

當我捧著手提電腦坐在自家的廚房裡時,我頭腦中想到的是普通消費者坐在他們的廚房裡喝著咖啡讀著報紙,或者煮著飯。廚房就像是商品市場的中心,一如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大廳或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秘密會議。

早餐時,人們一般用電壺煮水來泡茶或者泡咖啡。世界上大部分的電都來自燒煤的火力發電站(引自美國能源部能源資訊管理署2007年的資料),煤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二氧化碳被多數科學家認為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我要補充說明的是,煮咖啡或是泡茶不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然而,不管怎麼樣,“灰色”星期一的早晨,你睡眼惺忪、神志恍惚地走進廚房給自己泡的那杯醒腦的濃茶,和火力發電站那些髒兮兮的煙囪,這兩者不可避免地直接聯絡在一起。 。。

序言(3)

經由錯綜複雜的電網,電力從發電站來到廚房;電線大多都是由傳導能力最強的金屬銅製成的。中國及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印度的經濟發展,導致發電站擴張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模,也就是說,銅的消費數量也創新高。這直接導致這種紅色金屬的價格在過去5年間上漲了4倍,在全球範圍內掀起偷盜銅的犯罪風潮。

很多人喜歡喝早茶時加點牛奶,儘管山羊奶、綿羊奶以及豆漿也很流行。飼養牲畜以滿足世人對奶製品和肉類食品不斷增長的需求,就意味著大部分糧食和油料作物(例如花生仁、棉子等),都將用做動物飼料。對於奶製品和肉類食品的需求在不斷增長,再加上政府制訂的開發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已經導致全球農產品價格的飆升,其中,全球糧價的攀升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對原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並不僅僅因為世界上兩個人口大國——中國和印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高油價的背景下,中東和俄羅斯的經濟也在快速發展。巴西日漸改善的經濟狀況,則主要歸功於它作為全球農業出口強國的興起。每當人*漲、科技有重大突破、政治出現劇變、經濟和貿易更自由化,生活水平總能得到提升。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帶動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其發展速度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最快的。20世紀50~60年代,由於歐洲和日本的復興、美國和前蘇聯之間的經濟競爭,世界經濟增長了5%。70年代發生的兩次石油恐慌將經濟增長率降至4%左右,接著又降至3%,而這一比例是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長率。

高油價高糧價再加上次貸危機,讓經濟學家對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的預期降至3%左右。有專家認為,這一增長率代表全球經濟將出現長期的衰退。還有專家認為,在能源價格上漲的背景下,隨著中國、中東國家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規模的擴大,世界經濟將更多地依賴於發展中國家,因為發展中國家是世界經濟的驅動力。這將維持對能源、農產品和金屬的較強需求,但同時也會加大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這是個麻煩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發展中國家普通工人的平均工資也在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