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2008年,全球油價和糧價不斷重新整理歷史紀錄,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對迫在眉睫的能源和糧食危機的討論。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為全球變暖現象擔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寫作了本書,初衷就是要解析一下在能源和糧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商品)價格不斷攀升的背後存在哪些因素,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響氣候變化的。
可能有些人認為,只有農民、礦工、石油公司、貿易商或者像我一樣的商品記者才會對商品感興趣。但是,我每天寫的這些東西(例如能源、金屬、農業等),和我與家人、朋友討論的諸如加油費、電費,或者乘坐飛機所產生的碳排放等,它們之間的某種聯絡讓我走到了另外一條道路上。
我想要寫一本書,寫寫消費者和每天都在使用的原材料之間的聯絡,並將原材料加工業、制定相關法規的政府和決定原材料價格的商品市場聯絡起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在使用和消耗原材料,比如開燈、開啟暖氣等。我想做的,就是要大家看到,商品是如何與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而且在現今社會中,商品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更加密切了,因為上一次石油恐慌已經是30年前的事了(在我的記憶裡,那一次石油恐慌導致能源配給制的實施以及一週只需要工作3天而非5天,每天上床睡覺時只能點蠟燭)。
我們消費的所有東西——不管是購物、飲食還是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都意味著對金屬、礦物燃料或農產品的使用。這些原材料都來自地球,它們能使我們的生活更舒適、生產效率更高或解決問題更方便。我們高科技的“生活方式”依賴於這些原材料源源不斷的供應。這些原材料製成手機、手提電腦、iPod、T恤以及各種名牌車,這些產品幫助我們塑造自己的個性;而且這種塑造個性的過程是從自我(我們如何評價和獎賞自己)以及外部(我們如何透過擁有的物質財富向朋友、鄰居和同事展示自我)兩個方面同時進行的。本書聚焦物質生活背後的“物質”,你也可以稱其為“前logo”(pre…logo)。
全球對於商品需求量的劇增,直接推動從石油、銅到玉米、小麥等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消費者被迫花費更多的錢來購買小到麵包、大到季度電費等生活“必需品”。高油價、高糧價並不是一個短暫的、偶然的現象,許多主要的天然原材料都將被消耗殆盡。導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不僅僅是西方社會鋪張浪費式的消耗,還在於中國、印度以及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數以億計的新興消費者的出現。
不斷上漲的採暖費以及越來越貴的加油費都在以某種方式警示世人商品的重要性,但是消費者還是對日常消耗的各種原材料一無所知。當我們使用iPod聽音樂,或者開車去商場時,一般人其實不太會想到我們賴以生活的那些原材料。商品從原材料產地到消費者手中走過了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首先,礦工從土壤中採集、提煉出礦物質,然後經過加工製造成商品,商品經過銷售渠道進入千家萬戶,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上。這一過程是如此複雜曲折,難怪一般人很難知道他們生活中的不鏽鋼茶壺或者銅底的燉鍋到底是怎麼來的、從什麼地方來的。“中國製造”並不是商品來源的完整描述。本書想要突出這些商品之間的聯絡,闡述為什麼這些聯絡非常重要。 。 想看書來
序言(2)
我寫作本書的初衷是為那些見識廣博的人開闊視野,同時也為那些深陷商品世界卻對其完全不瞭解的人,例如投資者、製造商、工業消費者以及媒體人士等揭示事實真相。我沒有想要涵蓋所有的商品種類(真要這麼做,我非得寫一部厚厚的百科全書不可),我把筆墨著重於最重要的一些原材料上,這些原材料能夠反映出個人消費、供給政策以及原材料交易方式之間的關係。本書有一個章節就是關於濫用資源所產生的環境後果,以及我們將如何為那些迄今為止大自然還是免費給我們提供的“服務”——清潔的空氣、水、肥沃的土地,還有動植物的多樣性——付出代價。環境將日益與商業和政策息息相關。二氧化碳市場的出現,給我們一直忽略的清潔空氣貼上了一個價格標籤。於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所有人(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將為其汙染行為付出代價。
透過市場機制為更清潔的環境買單,這還是一個比較新的發展趨勢。世界在不斷變化,行業組織、政府官員和企業都想看到碳市場真正起作用。碳價格正在發展成為商品市場的必要組成部分,它還將最終決定人類社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