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所要做的就是聯絡,但是直到此時,他尚未做任何聯絡工作,所以他依然不為人知。

就當晚辯論所講的內容來看,戈爾被普遍視為贏家。各大媒體即時的民調都顯示戈爾勝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資料為56%比42%,美國廣播公司(ABC)為42%比39%,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為48%比41%,國家廣播公司(NBC)為46%比36%。 他的論點更為清晰,他比布什更加能言善辯。布什結結巴巴找不到詞,似乎對要辯論的事情沒那麼熟悉。但是這並非高中校園的一次辯論賽,要憑藉內容取勝是完全不夠的。搖擺不定的選民腦海中在問:“戈爾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這一點上,戈爾當晚所講的內容對解答觀眾的疑問並無太大幫助。雖然他要講的故事很正面,但是沒有騰出時間去講。結果,觀眾只能從他的肢體語言自己判斷、描繪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觀眾得出的畫像並不好看。

戈爾說話很急促,聽起來傲慢又好鬥,與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的事實相去甚遠。他數次突然轉換話題,暴露出急於辯解的心態。他還明顯地違反了辯論規則,說:“我知道我們不應該互相發問。”然後照樣向布什提問。

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盛氣凌人、愛打擊別人。他肆無忌憚地丟擲自己的觀點,他10次提到“最富有的1%”;在辯論時,他5次提到計劃將社會治安和醫療保險“鎖”起來。總之,從他的行為可以看出他內心缺乏安全感。

更糟糕的是在布什講話時戈爾的肢體語言。他時而搖頭、撅嘴、皺眉、做苦相,時而眼珠來回亂轉,當布什回答問題後他大聲地嘆氣,好像在說:“真的嗎?”戈爾看上去目空一切,就像班裡一個學生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是何等優越。

結果戈爾給人的印象是個不被人喜歡的傢伙。不錯,他是知識豐富、能說會道,但是同時也無情、傲慢、好管閒事、任性、愛欺負人、愛插嘴、恃強凌弱,不是你想要的那種好鄰居。對於那些搖擺不定的選民,要在未來四年時間都看到、聽到這樣的人實在沒有任何吸引力。

雖然戈爾口頭上說自己準備好了擔任總統,但是他的肢體語言又傳達了另外一回事。其實,觀眾真正傾聽的是他的肢體語言。所以,雖然即時的民調顯示戈爾在辯論內容上“獲勝”了,但是在隨後的辯論中支援布什的民調資料不斷攀升,直至贏得大選。

錯誤四:錯誤地解讀聽眾(1)

2000年10月,美國正處於網路經濟最繁榮的時期。經濟增長、股市、就業、收入、住房擁有等一片繁榮。結果,大多數選民覺得個人富裕了,國家繁榮了,所以儘管對克林頓的個人作風極不認同,但是他們對該屆政府的政策還是表示滿意的。

可是按照戈爾所講的,彷彿大多數人因為藥品高價、學校超編、懼怕犯罪、大型商業的欺詐等現象而正在受苦受難。他提出要為他們抗爭,解決上述問題。然而大多數人並不將這些視為主要問題,他們對經濟發展和國家治理的現狀表示滿意。2000年10月在美國幾乎沒有人迫切地需要他人為自己而戰。

戈爾為他們抗爭的想法與國家的整體氣氛格格不入,特別是與搖擺不定的選民的情緒不相一致,而恰恰是這些人決定著大選的最終結果。戈爾要解決的問題不是他們最急需解決的。此外,他提出要藉助國家計劃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人們普遍認為國家計劃的效率低下、效果不好。

戈爾要以一個變革型的領導取得勝利,他需要提出選民認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或者說服選民他們的問題比他們所想象得更為嚴重。但是這兩點他都未能做到,以致敗北。

錯誤五:缺乏敘事才能

在辯論中,戈爾大多使用抽象的語言、龐大的數字以及驚人的精確度來闡述他的方案和政策。他給出了讓人頭腦發矇的細節。人們向他提出複雜問題時,他給出了冗長而複雜的答案。從內容上看,他的答案都很好,表現出他抓住問題的才能。因此從即時民調資料上看,戈爾“獲勝”了。

但是戈爾明白競選的成敗取決於故事。他知道故事能與聽眾聯絡起來。所以他帶著故事有備而來,並且將故事糅合進他的回答之中。可是未能見效,這是為什麼?

當辯論進行了一半時,戈爾講到了佛羅里達州一個15歲女孩所在學校的教室超負荷的故事。我想給大家講一個簡短的故事。今天在離開佛羅里達州薩拉索塔市(Sarasota)的時候,我收到了一封信。在這兒有13個來自國內不同地方的人幫我做辯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