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謂東觀記“劉尚”作“劉禹”。

八四三頁二行謁者杜愔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袁宏紀“杜愔”作“杜憶”。

八四三頁二行年迫餘日索按:集解引王補說,謂通鑑作“年迫日索”,無“餘”字。

八四四頁一四行妄是非正法按:通鑑“正”作“政”。集解引惠棟說,謂案注當作“政”。

八四五頁六行竇固以之交結按:王先謙謂“以”字無義,疑當作“與”,音近而訛。

八四六頁九行犀之有文彩也按:校補謂“之”當作“角”。

八四六頁一一行時權葬按:校補謂“時權”二字當乙。

八四九頁一行龐共與魏太子質於邯鄲按:校補謂“龐共”魏策作“龐鰃”。

八五0頁一行常伏田裡按:校補謂觀下文“報歸田裡”,則朱勃上書之時必尚未歸田裡,安得雲“常伏田裡”,“常”蓋“當”之誤。

八五0頁四行書奏報歸田裡按:王補謂袁紀“書奏不報,歸田裡”,此“報”上奪“不”字,通鑑作“帝意稍解”。校補則謂袁紀“不”字必系誤衍。當時帝方盛怒,勃固無不待報而□歸田裡之理。勃書本自陳年已六十,當伏田裡,故帝報許之,不以其訟伏波為罪,即意稍解也。

八五一頁六行客因事生亂按:刊誤謂“客”是“容”之誤。

八五三頁一行讒構易興按:“構”原作“構”,徑改正。

八五三頁一0行前下制度未幾後稍不行刊誤謂案文有“未幾”,則不當更有“後”字,蓋本是“復”字也。今按:應讀“前下制度未幾”為句,“後”字連下讀,劉說未諦。

八五三頁一四行而況於行仁心乎按:“行”字疑涉下“行令”而鬥衍,髃書治要引此無“行”字,通鑑則刪此一句。

八五四頁一0行又*(玄)**'互'*體兌據殿本改。

八五五頁七行諡曰安侯按:汲本、殿本“安”作“哀”。

八五五頁九行*(詔)**'紹'*封廖孫度為潁陽侯殿本考證謂“詔”當作“紹”。今據改。

八五六頁一四行十二月迎氣樂按:東觀記“十二月”作“十月”。

八五七頁四行二十弱冠按:張森楷校勘記謂“弱”上當有“曰”字。

八五七頁四行筮於廟門按:刊誤謂“筮”下當有“日”字。

八五九頁五行嚴從其故門生肆都學擊□刊誤謂門生無故者,“故”當作“叔”。

按:集解引周壽昌說,謂“其”字指馬援,謂援之故門生,注截引東觀記原文,故字句微閡。

八六0頁一行徵拜侍御史中丞集解引惠棟說,謂徵拜侍御史,復遷中丞也。按:

沉家本謂疑此“侍”字衍。

八六二頁七行*(羨外)**'差分'*第三據汲本、殿本改。

八六三頁三行蝗*(蟲)**'蟲'*入江海化為魚蝦據汲本改。 後一頁

後漢書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 第十五

*魯恭弟丕*

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時學於長安,事博士江生,'一'習詩、禮及歷筭,究極師法,稱為通儒。性寬仁恭愛。鄉黨故舊,雖行能與茂不同,而皆愛慕欣欣焉。'二'

注'一'江生,魯人江翁也。昭帝時為博士,號魯詩宗。見前書。

注'二'東觀記曰:“茂為人恬蕩樂道,推實不為華貌,行己在於清濁之閒,自束髮至白首,與人未嘗有爭競。”

初闢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稱為長者。時嚐出行,有人認其馬。茂問曰:“子亡馬幾何時?”對曰:“月餘日矣。”茂有馬數年,心知其謬,嘿解與之,挽車而去,顧曰:“若非公馬,幸至丞相府歸我。”他日,馬主別得亡者,乃詣府送馬,叩頭謝之。茂性不好爭如此。

後以儒術舉為侍郎,給事黃門,遷密令。'一'勞心諄諄,視人如子,'二'舉善而教,口無惡言,吏人親愛而不忍欺之。'三'人嘗有言部亭長受其米肉遺者,'四'

茂闢左右問之曰:“亭長為從汝求乎?為汝有事囑之而受乎?將平居自以恩意遺之乎?”人曰:“往遺之耳。”茂曰:“遺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竊聞賢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遺之,吏既卒受,故來言耳。”茂曰:“汝為敝人矣。

凡人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仁愛,知相敬事也。今鄰里長老尚致饋遺,此乃人道所以相親,況吏與民乎?吏顧不當乘威力強請求耳。凡人之生,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