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情。如果不能終止已經失去價值的事情,就會繼續佔用人才,尤其是優秀的人才;如果沒有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人才,就無法開始一項開創性的事業。任何開創性的事業都有風險,如果交給新人,更加危險。

序言(10)

對一個管理者而言,面向未來,選擇重要的事情去做,同樣需要有勇氣或膽略。其中最重要的“要事優先”原則是——注重未來而不是現實,注重機會而不是現實壓力,注重外部而不是內部,注重貢獻而不是安全,注重創新而不是盲從。這也許是有些管理者不能卓有成效,或變得平庸的主要原因。

ⅩⅩⅢ然而,現實的管理者往往事務纏身,在現實壓力面前,那些危機事件或緊急事情必然“優先”;而“具有未來意義”的機會和事情就會“暫緩”。事實上,只要暫緩,就不會啟動,也許永遠不會啟動。這也是一個組織難以成功地走向未來,走向更大成就的原因。

有效決策的要點

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決策”,也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做決策。管理者的決策,不是就事論事地解決“例常”問題,而是基於思想觀念或高層次認識,對整個組織的存在價值、人才隊伍開發和短期績效或成果,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比如,20世紀初,貝爾公司的總裁費爾先生,在任職的20年時間中,做出若干項重大決策,使貝爾公司成為首屈一指的民營通訊企業。還有同時代的斯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總裁,也是一位有效的決策者。這兩個人有著共同的決策特徵或要領,而且不同於教科書上的決策程式和方法。

第一個決策要領是,弄清決策事項的性質。有效的決策者絕不會就事論事尋找對策或方案,而總是把遇到的麻煩當做表面現象,相信真正的問題一定隱藏在背後;必須設法弄清楚事實,弄清楚這是一件什麼事情,弄清楚事情的本質和全貌;然後形成思想觀念,形成所謂的“高層次概念性認識”;最後從高層次觀念入手,尋求解決問題的系統方案。

當年,費爾對整個公司“安於現狀”非常擔心,意識到通訊企業要想保持“民營性質”,不能採取防守政策,不能維持現狀且只以盈利為目的,而必須採取積極的舉措,先於政府關心大眾的利益和要求,方能避免被政府收歸國營。在這個思想認識基礎上,費爾做出的第一項決策,就是“預測並滿足社會大眾的服務需求”;同時,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舉措來支援這項決策,包括經理人員的考核制度和公眾管制委員會。

ⅩⅩⅣ只有弄清事實真相,才能把握事情的性質,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或認識,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1966年,汽車工業受到攻擊,認為汽車不安全,需要改善公路,強化駕校訓練。事後發現這是交通安全委員會的誤解,錯把“有車禍”等同於“汽車的不安全”,忽略了對事實的研究。事實真相是,3/4的肇事是由醉酒駕駛和飆車引起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依靠汽車技術的改進,使“非正常駕駛”情況下可以減免傷亡;或控制不正常駕駛行為,如自動限速裝置。

像這類基於“事實和認識”進行決策的事項不會太多;組織中大量重複出現的是“例常事件”。對於這類“例常事件”,只需要應用事先制定好的“規則和程式”進行決策;也稱“程式性決策”。對有效的管理者來說,真正需要做的決策不會太多,也不可能太多。這裡的關鍵是,要學會區分“例常事件”和“例外事件”,學會制定“原則、政策、制度或規程”,透過授權,讓工作者或當事人去處理重複發生的“例常事件”。

序言(11)

第二個決策要領是,確定目標及其邊界條件。任何一項決策都必須明確目標,弄清楚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或者,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而且,目標越明確,決策越有效。明確目標的最好方法,是把有關決策的“各種需求”表達出來,作為決策的“邊界條件”。所謂“邊界條件”,意思是達不到這些條件,就滿足不了各項需求,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當年,斯隆下屬的各業務主管,都非常幹練,但不聽指揮,類似一群“諸侯”。如果解除這些主管的權力,就會喪失公司的活力;如果保全這些諸侯的權力,就不像一個大公司,而是一群“個體小老闆”,一群被福特公司打敗的小老闆。因此,決策的目標及邊界條件就是,“在集中政策的條件下,充分發揮各業務主管的能動性和才幹”。解決問題的對策方案,就是著名的“事業部制”組織結構。

除此之外,還有幾項決策要領,包括折中或妥協,把行動納入到決策之中,以及建立反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