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是血肉模糊了,那裡還分得清楚是誰。
估計王忠嗣得知誰還活著,應該也是從敗退的突厥殘部那裡得知的,得知白眉當上了可汗,就知道白眉還活著,僅此而已。
第282章楊成發言
楊成看著李林甫將一個完全和王忠嗣扯不上的事情按到王忠嗣的身上了,並且李隆基也完全相信了其中子虛烏有的事情,就這樣認定了王忠嗣和突厥人之間也有不可告人的陰謀。
楊成知道,此時的李隆基在意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的皇位,至於其它的事情,李隆基都可以不顧,即使是他的兒子也是如此,只要是威脅到他的皇位了,那麼無論是誰,都要死。
李隆基此時心中對王忠嗣的殺心已經升起,並且不會在落下了,漸漸淡淡的一個寢宮用膳的功夫,李林甫沒有拿出一個證據證明王忠嗣有罪,只是一些簡單的話語,就讓李隆基敬將王忠嗣判處死刑了。
李林甫心中得意,剛才說出突厥人和王忠嗣的密謀,本來不再李林甫的計劃之中,但是看到王忠嗣竟然在入獄之後馬上給皇帝李隆基上書,並且徹底將李隆基激怒,然後李林甫就看到了時機,隨後就將一些扯不上關係的事情按到了王忠嗣的身上,然後讓李隆基徹底疑心,並且認定王忠嗣大逆不道,暗中和突厥人往來。
起初,李林甫也只是想著藉著這個用膳的功夫,向李隆基講述一些王忠嗣的事情,然後漸漸地勾起皇帝對王忠嗣的不滿,隨後在一步一步地將李隆基心中的不滿積攢起來,最後處死王忠嗣。
畢竟王忠嗣的邊關大將,手中曾經掌控著三鎮邊軍,在軍中威望甚高,如果是李林甫出面彈劾王忠嗣的罪名,那麼一定會招來邊軍的不滿,甚至最後迫於邊軍的壓力,李隆基最後讓步,然後他李林甫就成為了替罪羊,用來平息邊軍的怒火。
於是李林甫才會藉助董延光這個志大才疏的傢伙,利用石堡城來做一場陰謀,將王忠嗣牽扯進來,然後讓李隆基對王忠嗣產生懷疑和憤怒,隨後李林甫在一點點地將這些懷疑和怒火給李隆基積攢起來,最後讓李隆基心中認定王忠嗣的謀逆,最後誰也救不了王忠嗣了,而且李林甫也不會被捲入進來。
此時,李林甫知道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那就是請命對王忠嗣進行審問,只有審問的結果,李林甫都已經準備好了,皇帝李隆基此時已經認定王忠嗣起了異心,大逆不道,所以深知皇帝心思的李林甫自然知道審問的結果是什麼,到時候讓皇帝看了一定會震怒不已。
並且審問的結果還會和皇帝李隆基心中猜想的一模一樣,這樣也可以讓李隆基的內心得到滿足,認定自己料事如神,是一個睿智的明君。這讓就可以沉底讓王忠嗣必死無疑了,絕對沒有生還的機會。
隨後,李林甫朝著李隆基說道:“陛下,王忠嗣的罪名已經顯現,臣請命對王忠嗣進行審問,讓王忠嗣的罪行昭告天下,讓那些有異心的奸人看到之後,知道陛下英明神武,也不敢再有作亂之心。”
李隆基隨後點了點頭,他此時心中已經對王忠嗣有了必殺之心了,所以認定審問一定是必要的,而且結果也會是和他想象的一樣,這是李隆基的信心,他認定自己的猜想絕對不會錯,因為之前也從來沒有錯過。
然後李隆基說道:“令相國主管此事,著大理寺全權處理王忠嗣一按,無比在三日之內問出一個結果來,朕要看一看這個大逆不道的奸人究竟幹了些什麼。”
李林甫隨後應聲領命,同時眼神中閃過一絲笑意,他知道他的計謀得逞了,王忠嗣不死也要被貶了,只要王忠嗣脫脫離現在的身份,那麼就可以讓李林甫從容地安排處死他的計劃了。
此時一切事情都已經說完了,大廳中再次陷入了安靜之中,楊成和李隆基,還有李林甫的談話時,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楊玉環已經離開了,她對這個些和楊家沒有關係的事情一點都不敢興趣,她只關心楊家的地位和利益。
此時,李隆基將目光轉向楊成,然後朝著楊成微笑地說道:“四郎,你看朕處理王忠嗣的事情如何?”
楊成聽到李隆基的話之後,心中頓時一陣的驚愕,他沒有想到李隆基竟然向他詢問這些,畢竟李隆基是一國之君,處置的是手握重兵的節度使,這些完全不是楊成這個中郎將可以攙和進來。
此時,李隆基竟然突然想楊成問及此事,一時讓楊成心中詫異不已,同時也有些緊張不安,不明白李隆基是為什麼這樣問。
不僅是楊成心中有些驚愕和不安,就是李林甫也對李隆基突然的舉動驚愕住了,隨後李林甫的眼神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