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李隆基臉上充滿了嘲諷,並且帶著一絲鄙夷和殺機,他已經做了最後的決定,那就是將王忠嗣處死,不需要什麼審問,這是他作為皇帝的一個權力。

此時,看到突然將出現的插曲,李林甫的心也突然悸動了起來,看到李隆基眼神中的寒意和殺意,李林甫隨後起身朝著李隆基說道:“啟稟陛下,王忠嗣陰謀懷有異心,大逆不道,暗中不尊陛下聖旨,和北方的突厥人暗中往來,這件事臣早就聽說了,只是一直沒有證據,此時看到王忠嗣的罪行已經顯現出來,這才和陛下說起。”

李隆基此時已經對王忠嗣有了殺心,此時又聽到李林甫說到王忠嗣和北方的突厥人也有往來,頓時一陣的心驚,突厥人國力強大,一直都有著滅掉大唐的心思,也一直都是大唐最大的敵人。

和大唐的其它敵人相比,突厥人的威脅是最大的,相比較吐蕃和渤海等國,它們雖然也是大唐的勁敵,但是國力有限,只是和大唐爭奪一些邊地而已,想要和大唐全面開戰,甚至攻入大唐的腹地是非常苦難的。

但是北方的突厥不同了,突厥人心性殘暴,而且是全民皆兵,並且不是生產,到處掠奪,早就有將大唐吞併的打算了,最重要的還是北方遊牧民族善戰。

李隆基沒有想到王忠嗣和突厥人還有往來,畢竟王忠嗣可是將突厥打敗之人,怎麼和突厥人能夠聯絡上呢,此時突厥人已經對他恨之入骨了、

李林甫隨後接著說道:“陛下,一年之前,王忠嗣就領著三鎮精兵大敗突厥可汗烏蘇米施,最後還斬下了烏蘇米施的頭顱,那時的突厥人其實就已經大敗了,並且無力在和大唐一戰了。”

楊成不明白李林甫要說什麼,但是認定李林甫絕對不是在給王忠嗣表功,同時心中也希望李隆基聽到這些王忠嗣的功績之後,也能夠放棄殺死王忠嗣的念頭。

李林甫隨後接著說道:“那時的突厥人不僅沒有力量和大唐再戰,而且內部已經開始分裂了,烏蘇米施可汗有三個兒子,當年都是突厥王國的葉護,但是在烏蘇米施可汗死後,三子都沒有繼承突厥王位,而是烏蘇米施的弟弟白眉繼承了突厥可汗。”

李隆基聽到這裡已經明白李林甫的話了,既然烏蘇米施還有三個兒子在,那麼為什麼現在的突厥可汗回事烏蘇米施的弟弟白眉,其中一定有問題。那麼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白眉攛掇了突厥王位,並且鎮壓了烏蘇米施的三個兒子。

李林甫隨後接著說道:“那麼,既然突厥已經分裂了,烏蘇米施可汗的三個兒子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突厥王位的,但是那時突厥大敗,勢力大損,而且還面對大唐的緊逼,三子竟然想要繼承突厥王位,同時還要對抗白眉,那麼就一定會有人向大唐求援,可是陛下可否知道烏蘇米施的三個兒子,哪一個派來了使者向大唐求援,並且最後還是白眉當上了可汗,其中一定有隱情。”

李隆基此時已經是徹底明白了,既然突厥已經力量大損了,而且還出現了分裂,並且烏蘇米施的三個兒子,還有弟弟白眉都想到可汗,那麼他們之間的爭鬥就不會少,而且也一定會有人派來使者來到長安,希望得到大唐皇帝的冊封,畢竟他們那時已經沒有力量和大唐對抗,派遣使者來到大唐是最好的選擇,既可以求和,又可以得到大唐皇帝的冊封。

一旦有了大唐皇帝的冊封,就可以名真言順地出來爭奪突厥王位了,在道義和法力上就佔據了優勢。

李隆基此時心中已經認定,這些事情一定和王忠嗣有關,這些最尋常的事情都沒有發生,而且突厥已經是苟延殘喘了,王忠嗣竟然還是在入秋的時候發動了攻勢,足足給了突厥人半年之久的**。

李隆基心中越想越怒,他認定一定是王忠嗣的在暗中和突厥人有往來,並且支援烏蘇米施的弟弟白眉,這樣才讓白眉當上了突厥可汗,烏蘇米施的三個兒子此時下落不明一定是王忠嗣所為,並且此時看到王忠嗣竟然給白眉半年之久**,而且入秋之後的攻勢也沒有什麼進展。

李隆基心中頓時一陣的大怒,他此時對王忠嗣的殺心已經是升起,並且再也擱置不下了。

但是,在楊成這位局外人看來,李林甫簡直就被卑鄙無恥,突厥人爭奪王位和王忠嗣有什麼關係,烏蘇米施都戰死了,他的三個兒子難道就可以活下來,然後回去召集兵馬,準備爭奪王位,簡直就是可笑之極。

這個時代的訊息閉塞,再說突厥的這次大敗非常慘烈,幾乎是滅國,可汗都已經戰死了,那麼死去的部族權貴和頭領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了,此時還有沒有照相機和後世的媒體,在成片的死人中,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