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百年週期”理論,霸權國家更替和世界領導權轉換都是透過霸權戰爭來實現的。從國際體系誕生以來,霸權戰爭是定期發生的,戰爭的勝利者統治國際體系的時間平均一個世紀左右。他認為繼16世紀的葡萄牙、17世紀的荷蘭、18—19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的美國之後,21世紀將會有一個新的領導國家出現,在21世紀的20年代—30年代,新的世界大戰將會爆發。他的邏輯是:新的冠軍國家的崛起必須透過和老的冠軍國家的武力對決、戰爭來完成交接。這就不僅僅是冷戰思維,而是熱戰思維,是大戰思維。對其“將會爆發新的世界大戰”的預言是不能贊同的,但是其關於20世紀以前500年中冠軍國家爭奪戰總是以“決鬥”的方式進行的結論,則揭示了歷史的真實。

從近代世界冠軍國家交接更替的歷史來看,雖然新老冠軍國家的交接更替過程,是一個長期的綜合性角力的過程,但是決定最終結局的總是武力對決,是戰爭更替,這實在是一條規律。

美國走上冠軍寶座的代價

講到近代世界冠軍國家爭奪戰的歷史,似乎美國是一個“和平登基”的典範,在美國和英國之間的冠軍更替是以“非戰”的形式完成的。其實,美國走上冠軍寶座的代價是空前的,只不過是“美國加冕,世界買單”罷了。後起的美國,在取代老牌霸主英國的過程中,那種所謂“和平更替”,把“美國式的狡猾”、“美國式的精明”,表現得淋漓盡致。

英美兩國之間的霸權更替,雖然不是透過戰爭來解決,卻是透過兩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對決,最終美國獲利。如果不是德國在霸權爭奪賽的決鬥中衝在第一線,大大削弱了英國,那麼美國和英國之間也難免會透過戰爭實現交接。二戰以前,美國對英國的作戰計劃不斷完善,英國也有對美國的作戰計劃。實際上,世界霸權在美英兩國之間的所謂和平轉移,對於美國來說是代價最小的,而對於整個世界來說則是代價最大的一次,是以兩次世界大戰、人類遭受的空前浩劫為代價。戰爭,特別是世界大戰,成為了霸權競爭的制高點和霸權更替的必由之路。所以,所謂世界霸權在英美兩國之間的更替的特殊形態,並沒有改變冠軍國家戰爭更替的鐵律。

第二章 世紀對決:中美“冠軍國家”爭奪戰(7)

“拳擊”賽:“冷戰”是代價高昂的“競爭”

把冷戰作為一場拳擊賽來分析,就可以看到冷戰的冷酷在於一定要把對方擊敗出局,要比出個輸贏。冷戰的進步在於不要對手的性命,輸者仍然可以活命。

“冷戰思維”比“決鬥思維”文明

冷戰之後,全世界都在批判“冷戰思維”,把其當做大國競爭中的“魔鬼”。其實從在國際社會冠軍國家爭奪戰的過程中爭奪形態的歷史演變來看,“冷戰”與“熱戰”比較實在是一個進化,“冷戰思維”相對於“戰爭思維”實在是一個進步,以冷戰的方式進行大國角逐也是一種相對文明。冷戰比大戰文明。雖然這種文明是被逼出來的,是由於雙方力量的勢均力敵,由於原子時代威力巨大的武器對世界大戰的抑制作用。

冷戰的歷史意義在於,冷戰是一種戰略競爭模式,是大國戰略競爭的一個階段。冷戰對人類文明和國際關係程序的貢獻,就是不用世界大戰的形式來進行大國戰略競爭。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國際體系轉型所帶來的理論問題包括:為什麼冷戰不是因為蘇聯在軍事衝突中被擊敗而結束?為什麼軍備競賽沒有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人們可以批判冷戰,但冷戰時期畢竟是一個有原子彈而沒有發生原子戰爭的時期;是一個有超大規模軍備競賽而沒有發生超大規模軍事戰爭的時期;是一個有世界矛盾而沒有發生世界戰爭的時期;是一個有核威懾而沒有發生核進攻的時期;是無論與冷戰前的50年比較、與冷戰後的20年比較,還是與公元1500年以來任何一個50年比較,都是軍事衝突最少和戰爭規模較小的時期;是超級大國在戰略競爭中以較小代價就決定勝負的時期;是一個以冷戰的方式結束了冷戰的時期。這難道不是一個堪稱“冷戰奇蹟”的時期嗎?我們需要研究大國冷戰時期的政治智慧和“冷戰之中無大戰”的奧妙。

“冷戰思維”的冷靜與理智

冷戰是美國對付蘇聯的一個戰略創舉,是文明的帝國主義對付蘇聯霸權主義的一個戰略發明。

1946年2月,時任美國駐蘇聯大使館臨時代辦的蘇聯問題專家喬治?凱南,精心起草了一封長達8000多字的電報,於2月22日分五次發回美國。凱南在電報中對戰後蘇聯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