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以顛倒過來理解,“我只做了個淨壇使者,他們怎麼都成佛了”。八戒不完全是覺得自己的待遇低,而是覺得受到的待遇不公平,就像孔子說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其實,八戒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在取經路上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也一直在暗中保護唐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結果唐僧等人功成,五聖成真之際,他們卻沒有任何封賞,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呢。所以要調整好心態,不要隨便跟人比,特別是不要跟那些不該比的人比。

烏巢禪師是世外高人,平時並不過問政治,但以他的政治覺悟,一看到唐僧帶領的取經隊伍,便本能地認識到這是一次重要的機會。見八戒跟著唐僧,禪師“驚”問道:“你是福陵山豬剛鬣,怎麼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第十九回)覺得八戒能進入取經隊伍,是一個天大的造化。烏巢不明白的是,這個造化其實主要是應在孫悟空而不是豬八戒的身上。但從烏巢的潛臺詞看,唐僧到西天的正果不會小是理所當然的。而這件事,是在豬八戒加入取經隊伍的同一回發生的。

取經行動是一個一石數鳥的安排。一方面,借這次機會把經書送到東土,在大唐擴充套件佛教的勢力;另一方面,把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納入門下,收編一些玉帝體系受排擠的勢力,雖然這幾個人似乎算不得什麼,但由此發出的訊號所能夠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這會使西天對那些在天庭混得不得意的神仙產生莫大的吸引力;從這種意義上說,取經行動是一項能大大增強西天“軟實力”的行動。此外,如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是,把自己看中的金蟬子提拔起來。 txt小說上傳分享

唐僧的成佛與如來的帝王心術(2)

取經行動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把經書傳到東土。依如來的說法,西天取經的原意,是為了普度眾生,如果這樣,唐僧歷經艱辛取得真經後,就應該留在大唐,像歷史上的玄奘大師那樣,翻譯著述傳播,為普度眾生奉獻自己的一生才對。結果卻是,當唐僧一行回到東土之際,唐太宗想請唐僧將真經演誦一番。唐僧剛要演誦經書,八大金剛從半空中現身高叫:“誦經的,放下經卷,跟我回西去也。”於是唐僧將經卷丟下,相隨騰空而去。吳承恩如此寫,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說明,經書並不一定非要由唐僧送到東土,才能達到在中土宣傳佛教教義的最大效果。由別人取回去並沒有太大分別,反正他把經書放下就不管了。

在獅駝嶺一役,當孫悟空在三個妖怪的手下遭到挫敗之時,還在那裡尋思,覺得取經行動是如來坐著沒事幹折騰出來的,如來其實捨不得把經書送到東土。孫悟空所想的其實是再淺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如果如來的目標只在於把經書送到東土,就算是唐僧領導的隊伍,也可以在徒弟的保護下,採取騰雲駕霧的方式(相當於在現代坐飛機去),迅速達到目的,這還可以節省時間,讓東土之人早日見到經書。何況,以如來的手段和神通,要把經書送往東土,毫無疑問可以透過很多種更容易的方式做到。如來非要他們“苦歷千山,遠經萬水”,一步步行來,他這樣做,不僅增加了取經隊伍的難度,也增加了佛祖、觀音工作的難度。這肯定是另有所圖,而且所圖非小。

其實在此以前,就有多支取經隊伍試圖前往西天,光沙僧在流沙河就吃掉了九個取經人。沙僧本人曾對觀音大言不慚地說:“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由於九個取經人的骷髏在“鵝毛也不能浮”的流沙河中並不沉下去,他認為是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頑耍”。這充分說明,光有虔誠之心不能保證真能取到經書,因為路上死得太多了。也不想想,到西天取回經書這樣的好事,哪能隨便落到那些背景不清、來歷不明的人頭上。不過由唐僧帶領的這支隊伍就不同了,他們是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

如此看來,取經行動的主要目的還在人事方面,畢竟人才是第一位的嘛。以孫悟空而論,從玉帝那裡轉到西天,給予一個相應的級別是符合官場規則的,但要越級提拔金蟬子這事就難了。

◆金蟬子是如何進入取經隊伍的

為了使金蟬子成為取經隊伍的掌權人,如來先把他貶到東土,取得大唐國籍,從而有了進入取經隊伍的資格。然後又派遣心腹觀音菩薩前往“尋訪”取經人。這就相當於先把自己看中的人放下去,然後派遣自己信得過的人下去挑選“幹部”後備人選,這麼一放一收,就實現了培養的目的。

我們看一下確定取經人的過程:

如來說:“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