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如來覺得東土的人品性修養不好,希望找個信佛的把經書傳送到東土,勸化眾生。如果是從完成這項任務的角度選人,並不是什麼難事,很多人都能做到。如果有諸天神佛在背後再幫助一下,這簡直是很輕鬆的事情。按這個標準選人,可選的人很多,被選中的很可能就不是金蟬子了。

明明不是一件難事,如來卻說“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人去,這話大有深意啊。觀音出來主動承擔這項任務後,如來大喜道:“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神通廣大,方可去得。”

不過是找一個“善信”之人,怎麼要用到觀音“神通廣大”的本事呢?這裡的神通廣大顯然不是指觀音的識人之能來說的,而是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觀音善能揣摩如來的心意;二是她不僅能揣摩到如來的心意,還有本事能把事給辦成了。與此相對應的具體的兩個方面就是:一方面,如來屬意的取經人選是被提前安排貶入凡塵的金蟬子,這一點不能明說,但如來確信觀音能想到這一點,所以很高興;另一方面,去的這個人還要把金蟬子轉世後的這個人找出來,這個任務並不那麼簡單,不過觀音肯定能做到,所以觀音是此去尋找取經人的不二人選。

唐僧的成佛與如來的帝王心術(3)

如來怎麼就肯定觀音一定能找到轉世後的金蟬子呢?一方面,觀音確實有大神通,能知過去未來,對觀音的本事,如來是瞭解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我們看看觀音尋訪取經人的過程就非常清楚了。

卻說觀音領瞭如來的佛旨以後,在長安尋訪了很長時間,卻沒有碰到“真正有德行的”(其實重點當然不是碰到的人都沒有德行)。正在這個時候,唐太宗要辦水陸大會,並讓陳玄奘做壇主。觀音聽到訊息,是什麼反應呢?“忽聞得太宗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開建大會,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長老,菩薩十分歡喜。”

這段話揭示出來的資訊再清楚不過了。菩薩為何十分歡喜,不是因為陳玄奘德行高深(這她暫時還看不出來),而是知道這“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更妙的是,原來金蟬子轉世是“他原引送投胎的”,即由觀音一手操辦的。看到這裡,佛祖說的“別個是也去不得,須是觀音尊者……方可去得”,這話的含義不是再明白不過了嗎。這句話,聽在別人耳中是一層意思,聽在觀音的耳中,顯然是另有深意了。

觀音“見得”法師壇主是金蟬子,並不是說她親眼見到了玄奘,而只是說她“知道”的意思。為什麼說“見得”不是“見到”的意思呢。原來,觀音在水陸大會的第七天才決定親眼去看一下,她對木叉說:“我和你雜在眾人叢中,一則看他那會何如,二則看金蟬子可有福穿我的寶貝,三則也聽他講的是哪一門經法。”顯然是沒有見面就知道此人是金蟬子轉世了。這不是如來說的神通是什麼,這個神通孫悟空顯然是沒有的。

金蟬子被以“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罪名貶下界去,應該是在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後不久發生的事情。因為他下界後,是個“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洩”,把美好的青春都獻給了佛教事業。既然經歷了十世,總要幾百年的時間。如來這一手頗為高明,如果在取經行動開始前二三十年把金蟬子貶下界去,那他培養自己人的意圖就太明顯了。而在幾百年前就把他貶下界去,這招棋就埋伏得很深了。這兩件事之間的關係看起來就比較模糊,人們不大能把它們聯絡起來了。

◆如來的帝王心術

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給瞭如來一個採取行動的契機。如果沒有悟空被壓這件事,如來應該不會找藉口把金蟬子貶下界去,畢竟再要找個合適的理由把金蟬子重新提拔回來是很困難的。現在有了一個像孫悟空這樣身份的人做大弟子,那麼,金蟬子重回西天之後,身份地位想不高都不行了。連徒弟都這麼牛,師父不牛一下,怎麼能說得過去呢,那不成個樣子嘛。唐僧如果是作為別人的師父到達西天,即使取到經書,給他的安排也不會太高。真是機會難得呀。畢竟像孫悟空這樣級別的神仙,如果稍微有點社會經驗,是輕易不會犯下如此重大的錯誤的,而且,犯了錯誤一般也不用勞動如來出手,從而也不會被鎮壓在五行山下。這樣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不大大利用一番實在太可惜了。

唐僧要做悟空的師父,也不是那麼容易,畢竟孫悟空是出了名的頑皮。為了讓唐僧坐穩師父的位置,如來是使了帝王心術的。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