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裂帶都屬於地震活躍區,在過去的三四千年內曾發生過許多次強烈的地震,其中最強烈的一次發生在1515年6月17日(明正德年間)。此次地震的震級為8級,震中位於紅石崖。地震對當時的老縣城地表產生了巨大破壞作用,不但使此處成為一片廢墟,還形成了著名的永勝紅石崖“天坑”大地震遺址。

紅石崖大地震遺址的存在對地質新構造運動、生物鏈的衍生和大震的復發週期等都有非常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如今,此遺址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

十五、滄源農克硝洞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滄源佤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臨滄地區西南部,西部和南部與緬甸接壤,全縣多為山區,古時曾被稱為佧佤山區、阿佤山區或“葫蘆王地”。三國魏晉時期,滄源屬衰牢縣轄區,南朝時屬寧州,南詔時為銀生節度地,大理時歸永昌府管理,元時屬木連路軍民總管府和孟定路軍民總管府,明時屬孟連長官司和耿馬安撫司。民國初年,此處建立了滄源行政委員會,歸迤南道管轄,1963年9月正式定名為滄源佤族自治縣。

在滄源境內,有享譽國內外的三千年古崖畫、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儲存著完整的原始生態群落,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此外,古樸的佤族風俗及多姿多彩的佤族歌舞還使其擁有了“佤族歌舞之鄉”的美譽。其實,滄源不但有著名的崖畫、多姿多彩的佤族舞,還有著名的滄源農克硝洞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滄源農克硝洞被當地百姓稱為硝洞,位於滄源縣勐省鎮農克辦事處南1公里的賀猛河東岸,海拔1195米。這個洞的洞口朝向東北,洞口到巖壁呈斜坡狀,地層含有石製品、燒骨、炭屑、化石等。可惜的是,大部分地層已被當地百姓在挖肥料和“龍骨”時破壞了。面對滄源農克硝洞遭到的破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臨滄市考古所組成文物考古調查隊,對臨滄農克硝洞進行搶救挖掘,發現了砍砸器、刮削器、手鎬、薄刃斧、石核等眾多石製品。這些文物的原料為花崗岩、玄武岩礫石,加工比較簡單、粗糙,大多是以單面加工為主,而且石製品的平均大小為10厘米。經過專家初步研究認為:這裡屬於舊時器時代早期遺址,文化性質應與藍田人遺址、鄖縣人遺址相當。

滄源農克硝洞的發現,是繼雲南省元謀人遺址發現後,再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值得關注的是,在洞穴內發現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在雲南還屬首次,這為尋找元謀直立人(猿人)階段的人類化石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對研究我國華南與西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具有重大意義。

十六、石林縣人類舊石器時代遺址

20世紀60年代,考古人員在雲南石林縣發現了人類舊石器時代遺址。這是在雲南省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當時考古專家們保守估計此遺址大約距今3—4萬年。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對這個遺址的發掘和研究停止了,舊石器遺址也逐漸被人們遺忘在石林縣。

40多年後,雲南的考古專家再次對這裡的人類舊石器時代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了很多舊石器,其中有小型石器、水晶雕刻器、半月型刮削器、修理檯面的石核等。這些石器引起了專家們的關注,因為這個遺址中的舊石器與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佔統治地位的“莫斯特”文化很相似,說明此文化遺址距今已有4萬—12萬年,推翻了當年認為該遺址距今4萬年的推論。。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章 史前遺蹟(10)

後來,透過核能所對文物的測定,將此遺址的年代定在70—80多萬年間。之後,科研人員還根據現場考察的情況描繪了一副史前圖畫:幾千萬年前,這裡曾是一個巨大的湖泊,生存著很多古老的動物。後期青藏高原隆起,附近的山體提升,湖泊開始乾涸。大約100萬年前,此處逐漸下沉變為盆地。就在此時,原始人出現了,並逐漸掌握了製造石器的技術。

毋庸置疑,石林舊石器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以及與歐洲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證據。

十七、雲南觀斗山石雕

在雲南威信縣東北40公里處屹立的群峰之首便是觀斗山,其毗鄰四川敘永縣,海拔1880米,觀斗山石雕就位於觀斗山上。

據史書記載:觀斗山上的廟宇始建於明代,當時以觀斗山為中心,建有崑崙山、小西天、神速林山等10多座廟宇。廟宇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川滇交界處的佛教聖地。清代曾進行過數次擴建和維修,清末民初遭到損壞。1934—1937年間再次進行大規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