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新中國成立之前,迪慶還處於封建農奴社會,但是這裡的人類文明起源卻比較早。早在六七千年前,各民族的先民就在這裡生存和繁衍。大約2300年前,吐蕃先民就在此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土著文化(迪慶為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迪慶塔城鐵橋就是吐蕃人在7世紀時建造的。

塔城鐵橋又稱神川鐵橋,架設於金沙江上,是溝通吐番和南詔的一座重要軍事橋樑,大約建於公元7世紀的唐朝。當時,吐番的勢力很大,在今天的塔城地區設定了神川都督府,勢力很快就滲入到迪慶州和麗江等地。這座鐵橋相傳是吐蕃王所建,當時由於有鐵橋,此處還出現了一個繁榮的鐵橋城。公元794年,南詔王異牟尋為表示自己歸順大唐的誠心,拆斷了鐵橋,以示不與吐蕃交往。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章 史前遺蹟(8)

現在的塔城鐵橋遺址附近有一個古渡口,從這裡乘船到對岸就可以看到岩石上曾經繞固鐵橋鐵鏈的石孔痕跡,在冬季水清時還能看到落在水裡的鐵環。

十三、蒼山文化遺址

秀麗的蒼山風光

蒼山又名點蒼山,還叫玷蒼山、熊蒼山、大理山,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屬橫斷山雲嶺山脈。蒼山山脈由19個山峰組成,最高峰為馬龍峰,海拔4122米,低點的海拔也在1300米以上。蒼山的地理高度差較大,是滇中高原植物區系和橫斷山脈植物區系的交匯地,因此這裡的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蒼山的動物種類也比較多,主要有黑熊、野豬、麂子、小熊貓、彌猴、飛鼠、穿山甲、岩羊等80餘種野生哺乳動物,以及大杜鵑、大斑鳩、大山雀、白腹錦雞、灰頭鸚鵡、棕胸竹雞等120餘種鳥類。

蒼山也是人類文明開發較早的地區,早在20世紀30年代末,當時的中央博物院吳金鼎、曾昭燏、王介忱等三人就奉李濟先生之命,對大理進行過人類古蹟的調查活動。結果,他們在蒼山發現多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小岑遺址、馬耳遺址、佛頂甲址、佛頂乙址、馬龍遺址、龍泉遺址、三陽遺址、鶴雲遺址、中和遺址、蒼琅甲址、蒼琅乙址、蒼琅丙址、蒼琅丁址、蒼琅戊址、蓮花四甲址、五臺甲址、五臺乙址、虎山遺址、捉魚村遺址、白雲遺址、下關遺址等。其中出土了石斧、石鑿、半月形雙孔石刀、斷線壓紋陶、帶把器和圓底器等,這些文物均說明這裡是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

新中國成立後,雲南省博物館在蒼山發掘了五指山遺址、中和遺址、餘家田遺址、小岑遺址、雙鴛村遺址、鶴陽遺址、上關遺址等七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對揭示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研究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十四、永勝“天坑”地震遺址

永勝縣地處麗江市的東南部,為低緯高海拔地區,主要以熱帶山地季風氣候為主,冬春乾旱,夏秋多雨,南部熱旱,北部暖溼。由於光、熱、水土及生物資源良好,此處物產豐富,素有“滇西北糧倉”的美稱。

在永勝程海鎮境內,有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程海湖,湖畔的鳳羽山下是韶山毛氏與永勝毛氏的始祖——毛太華生活並留下後裔的地方。永勝縣旅遊資源比較豐富,有風光優美的“永勝十景”、“東圃群芳”、“西光遠眺”、“靈源勝景”、“龍潭蓮錦”、“筆晴嵐”、“夏雪奇峰”、“金江雁字”、“程海漁燈”、“秋霖瀑布”、“金沙晚渡”。此外,縣城西北部還儲存著世界上最完整、場面最宏大的古地震遺址——紅石崖古地震遺址,也就是天坑遺址。

地震“天坑”是指由特別強烈地震作用而形成的、規模特別大的地震陷落地貌景觀。永勝紅石崖“天坑”位於永勝盆地西山的兩個山峰——打鷹山與芮官山之間,遠看好像山被劈開一般,近看則是一個隱藏的、形似馬蹄的地震天坑。“天坑”的坑口長約2千米,寬約1千米,是一個由上部開口、深200餘米的坑和一個稍微狹窄但深約300米的谷複合而成的,總深度約500米。這個遺址主要分佈在紅石崖、龍洞山、哨丫口、芮官山、打鷹山、雞冠山、關丫口、麻衝等地。地貌表現形式有:“天坑”、地震裂縫、地震崩塌、斷錯水系、地震槽谷、地震滑坡、地震斷層等。

第二章 史前遺蹟(9)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外科學家對永勝天坑進行了多次考察,最終確定了形成天坑的原因和時間。原來,滇西北地區處在地震多發區,而永勝又處在澄海斷裂帶、大廠斷裂帶和箐河斷裂帶。這三個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