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復原了9座殿堂,佔地10餘畝。20世紀60年代後期,廟宇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逐漸衰敗,後來全被拆除,木製雕塑也全被毀掉,很多石雕造像坍塌,廟宇遺址被淹沒在荒草叢之中。
1985年,觀斗山寺廟遺址受到政府的重視,被列為威信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過10多年的維護修繕,大部分殿宇恢復了原貌,現存的石雕像也進行了分類保護,被分別放在修繕好的九大殿中。第一殿是佛祖殿,內部供奉著一佛、五菩薩、二弟子,其中的千手觀音、文殊、火池菩薩為石雕像。第二殿是關聖殿,供奉關羽、周倉、關平等人的雕像。第三殿是王母殿,供奉著王母、八仙和二弟子的石雕像。第四殿是三教殿,供奉著孔子、釋迦牟尼和太上老君的石雕像。第五殿是雷祖殿,供奉著雷祖和雷部十天君的木雕像。第六殿為瑤池殿,供奉瑤池、無極、女媧、盤古、軒轅、伏羲、神農、鬥母等道教神祗的石雕像。第七殿為黑煞殿,供奉張獻忠、魯班、張郎、趙巧等人的石雕像。第八殿為彌勒殿,內部造像全為彌勒像。第九殿為玉皇殿,供奉玉皇、元始天尊、天將、天兵的石雕像。
九重大殿內現有100多件精美的石雕作品,都是罕見的藝術瑰寶,且造像匠心獨運、想象豐富、雕刻細膩、形神兼備,反映了雲南地區近代雕塑的傳統技藝特點,展示了川滇交界地區的宗教文化特徵。如今,觀斗山石雕已經成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八、南詔國太和城遺址
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古城南7公里的太和村西蒼山佛頂峰,遺址西起佛頂峰,南至洱濱村,面積約3平方公里。現在的遺址存有南北兩道夯土城牆,西部佛頂峰上有建於唐天寶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