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城陷三十餘丈。西王率軍突入缺口,不料妖兵槍炮打中西王,彈從乳胸穿過,流血過多,昏迷不醒。職等兵退妙峰山,著官醫搶救,西王竟歸天去了。
目下職等困守孤山,縱能破敵,亦未得託守之人。懇求:
天王,九千歲,速遣上將,同進取城,乃萬全聖策也。
特達
太平天國壬子年八月初九日申刻
天王覽畢,大叫一聲,昏倒在地。經左右侍從急救方蘇,失聲痛哭道:“南王兄弟剛亡,西王又歸天去了。股肱折矣,真痛煞人也!”洪秀全越哭越痛,又昏了過去。東、北二王無不落淚。眾人忙把天王喚醒。洪秀全咬牙切齒道:“我等定要給西王報仇!不平長沙,誓不為人!”命東王立刻傳旨,調兵遣將,向長沙進軍。
一八五二年十月十三日,太平軍到達妙峰山,與李開芳部兵合一處,當日將西王屍體焚化,並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這日晚間,天王召集三王議事,決定化悲痛為力量,號令全軍弟兄奮力攻城,為西王報仇。當場決定了三件事情:一是為天王制造玉璽;二是仿古代官吏制度,設立左史、右史正副共四人,主記洪秀全每日言行;三是向全軍弟兄公佈在郴州商定的設官分職,提拔將領這件事情。計有:
李開芳升金一正將軍;
林鳳祥升土官正將軍;
朱希堯升土一總制;
曾水源升伸後副侍衛;
曾釗揚升右史;
黃再興升左史;
韋俊升監軍;
石樣禎升殿前左一檢點;
羅大綱升金一總制;
黃文金升正侍衛;
陳承鏽升伸後副侍衛;
李秀成升副將軍;
陳玉成升軍帥;
十月十四日,東、北、翼三王率眾再攻長沙城,戰鬥相當激烈。因缺少重火器,敵人防守嚴密,仍未攻下。後又連攻數日,仍毫無進展。天王和東王、北王、翼王焦急萬分,商討多時,也無良策。
突然,妙峰山外響起炮聲,藍旗飛報,新任兩江總督徐廣縉,率兵一萬餘人,從東面殺來;貴州巡撫張亮基,率五千餘名官兵,從西面殺來;鐵公雞向榮率張國樑,從北面殺來;駱秉章和鮑起豹,出城殺來。
洪天王聽了,大吃一驚。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起,一場大戰又到來。
第三十七回 石達開訪賢得寶 洪天王兵進武昌
義軍政策得民心,
大江兩岸紮下根。
有朝一日妖除盡,
華夏萬眾笑迎春。
且說天王洪秀全,率兵扎長沙妙峰山,本打算給西王報仇雪恨,哪知官軍四路人馬出動,把太平軍包圍。楊秀清當機立斷,放棄長沙,北取嶽州。
當夜,翼王石達開為先鋒,北王韋昌輝殿後,天王、東王統領中軍,命林鳳祥、李開芳為左護使,胡以晃、羅大綱為右護使,衝下妙峰山,向北方突圍。
二更時分,太平軍的先鋒人馬與向榮的官軍相遇。官兵見了石達開的旗號,早嚇得魂飛膽散,沒放一槍一炮,就逃之夭夭了。太平軍平安脫險,向北疾進。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二日攻佔益陽。
益陽乃是湖南北方大鎮,水陸碼頭,船戶極多。這些靠水為生的百姓,受盡了官府的壓榨和凌辱。因此,見了太平軍勝似親人。在石達開進城的第二天,就推選出代表求見翼王。石達開在行轅接見了他們。船戶的總代表叫唐正才。此人水性精通,經驗豐富,性格開朗,愛憎分明。他對翼王說:“小人幾輩都生長在水上,起早貪黑,拼死拼活地苦幹,結果連肚子也填不飽,尤其近幾年,這個捐,那個稅,多如牛毛,生活就更苦了。去年,我欠下五兩銀子的行船稅,被官府抓去,打了二十板子,罰了四十多天苦役,還把我的魚網、魚簍沒收了。這個世道,可叫我們怎麼活呀?聽說太平軍扶困濟貧,專替咱窮苦百姓說話,都盼義軍到來。我們兩幹七百家船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加入太平軍。不知翼王收是不收?”石達開朗聲笑道:“天下百姓皆弟兄,都是天父的子女,理應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既然各位鄉親有這番誠意,我們哪有不收之理呀!”“謝翼王!”
書要簡短。太平軍在益陽收下船戶五千多人,大小漁船二千多隻。從此,太平軍又增加了一支水師。這真是一個很大的收穫。
石達開委船戶唐正才為軍帥,暫管水師。唐正才欣然領命。
一八五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太平軍水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