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進,直取嶽州,聲勢大震。
嶽州,形勢險要,乃水陸要衝,商業繁榮,物產豐富,為北省門戶。湖北提督傅勒恭武親自在此守把,博勒恭武是蒙古鑲紅旗人,曾被滿清朝廷譽為“巴吐魯”,是一個兇狠殘暴的猛將,又是個剋扣軍餉、虐待士兵、貪得無厭的贓官,民憤很大,積怨甚多。
十二月十三日,翼王兵臨城下,博勒恭武引兵出戰。雙方陳兵在西郊的跑馬嶺,激戰了半個時辰。石達開躍馬掄刀衝了過去,官兵抵擋不住,全線崩潰。博勒恭武吆喝不住,敗陣而逃。石達開認出他是帶兵的主將,緊迫不捨。博勒恭武連射翼王三箭,都被石達開閃過。博勒恭武不服,大吼一聲,返身決鬥。不下三合,被石達開一刀砍掉他的左手,疼得他幾乎墜馬,忍痛而逃。這時,嶽州官兵早已逃散,城門大開,無人守把。博勒恭武進城,石達開也進了城。博勒恭武不敢回府,扔下一大群嬌妻美妾和數不盡的財寶,穿城而過,奔武昌逃命去了。
太平軍跟隨翼王攻進城內。百姓擁上街頭,敲鑼打鼓歡迎太平軍。石達開立刻命人出榜安民,秋毫無犯。
這一仗收穫極大,共得騾馬三千頭,盔甲二百五十副,大小炮七十二門,火藥六十斤,糧米五百多擔,金銀五十萬兩,刀槍弓箭數千件。還繳獲商船、官船七千多隻,大大充實了水師的力量。翼王命人清點登記,分別存入聖庫。他還親自主持放糧,救濟嶽州饑民,當地百姓對太平軍熱情擁護,紛紛要求加入。
翼王石達開走馬取嶽州,威震三省,太平軍的聲望更高了。
三天後的一天晚上,石祥禎笑著告訴石達開說:“當地的老百姓熱情極了,找上門報名當兵的,已超過了萬人。咱們的弟兄激戰兩年多,攻下的城池也不少,從來也沒像攻下嶽州這麼高興過。照這樣下去,滿妖是兔子尾巴——長不了啦!”翼王深有感觸地說:“是啊!士氣高,民氣旺,這是關係我們天國存亡的兩件大事。尤其民氣,更為重要。古人云:‘民是國之邦本。’民心順,則萬事通。唐代大政治家魏徵,曾把百姓比做水,把朝廷比做船。他說:‘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比喻是很恰當的。正因為我們的天王夫承天父的聖意,在人間創立了拜上帝會,解救世上受苦受難的兄弟姊妹,才受到百姓的擁戴;滿妖頭們背天悸理,殘害眾生,才受到百姓的唾棄。我們要牢記天父的教誨,何時何地也不能忘記了老百姓,要把‘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牢記心上啊!”
石祥禎聽了,連連稱是,又道:“今日申時,我正忙著給新聖兵登記,突然從人群外擠進一位老人,看樣子能有八十多歲了。我問他幹什麼?他說要求見翼王。我說,翼王太忙,有事對我說好了,可這個老頭兒說什麼也不對我講。後來,他給了我一個密封的字柬,千叮嚀、萬囑咐地對我說,一定要把這封字柬交到翼王手裡。說完,老人就走了。我當時忙得不可開交,也沒顧上問他的名姓和住址。”石祥禎說著,從懷裡取出字柬,呈給翼王。
石達開接過來一看,牛皮封套封得很牢,上寫“內詳”二字。翼王用小刀把封皮拆開,抽出信箋觀看。上寫:
草字信裡藏,
誠心稟翼王。
西山一老叟,
姓李賤名良。
深居雲霧裡,
獨住劫虎莊。
死活無人理,
世態多炎涼!
聖兵從天降,
妖魔一掃光。
百姓皆稱頌,
地獄變天堂。
為報天王恩,
也為敘衷腸;
更有密事講,
駕到便知詳。
山村野叟冒死進陳
咸豐二年十一月六日
翼王看罷,又驚又喜,忙問石祥禎:“此人的相貌你可記得?”“記得,記得!”石祥禎答道:“這個老頭兒,身材不高,骨瘦如柴,五官長得像只猴子,兩隻眼睛很亮,滿腮都是白鬍子,走起路來,腳步輕快。當地口音,一說話咬文嚼字的,好像是讀過書的人。”石達開點點頭說:“明天一早,我就去拜望這位老人。”“這個……”石祥禎道:“我看不必要吧!”石達開問:“為什麼?”石祥禎道:“此人來歷不明,行動詭密,就憑几十個字就驚動了翼王的大駕!萬一發生意外,讓我們如何向天王交待?”石達開朗聲說道:“自古英雄不怕死。打天下的人,就是要擔風險啊!這位老叟,語言至誠,渴望能見到我的面。我要不去,怎能取信於民?何況,又有密事相告呢?”石祥禎素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