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提高層次,仍然想靠特權、靠貸款、靠炒作、靠一個點子、一個策劃、一個機會來發大財,最終會使自己發財的夢想變成泡沫。據調查,我國私營公司產品的平均知識含量低於15%,知識含量低則更新換代能力弱。所以,相當多的私營公司陷在一個不斷重複的“模仿別人的同時又被別人模仿”的怪圈之中,長期處於市場的追隨者或落伍者的地位,隨時都有被淘汰的危險。而一些公司在經營專案知識含量和智慧含量偏低的情況下,不想提高而又想賺錢,那就只有昧著良心造假,靠造假冒偽劣產品哄人了。造假雖可帶來一時的暴利,但最終將為公司自掘墳墓。
由此可見,一個公司要想發大財,獲大利,必須放棄“鑽空子”求短利的短見,紮紮實實打好功底,做好長期打算,這樣才能求得“長利”。另外,克服這種短利意識的方法就是要有競爭意識。
一個公司要想生存並且取得長足發展,就要使公司中每個人都牢固樹立起競爭觀念,永不鬆懈。
競爭是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公司中每個成員必須樹立競爭觀念,懂得優勝劣汰、新陳代謝是宇宙萬物的普遍法則,也是公司生存、發展的客觀規律。樹立競爭觀念,應把握以下幾點:
要有勇於競爭,敢於勝利的精神。競爭必然有成功和失敗,失敗是一種壓力,有壓力才有動力,害怕失敗,就不敢競爭。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公司搞得更好。只有樹立了敢於競爭的思想,才能激發起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鼓舞起職工的信心和積極性,上下一致,群策群力,戰勝競爭對手,取得成功。
(2)優勢是暫時的,劣勢可以改變。在公司的競爭中,沒有隻勝不敗的公司,今天成功了,明日不一定成功。只有居安思危,不斷創新,不斷進取,才能腳踏實地,乘風破浪前進。一旦決策失誤,受到挫折,也不要一蹶不振,灰心喪氣。競爭給人以機會,只要吸取教訓,自強不息,完全可以東山再起。
(3)勝負不憑大小,揚長可以取勝。大公司有它的優勢,也有它的不足,規模龐大,就必然存在著惰性,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形勢發展。大小公司相爭,各有各的長處,並非大就吃小,只要小公司瞭解自己的優勢,正確分析雙方力量對比,制定正確的競爭策略,揚長避短,是完全可以戰勝大公司的。同樣,大公司決不可居大自傲,惟有兢兢業業,方可避免失敗。
(4)無功就是過,拼搏才能成功。不犯錯誤,甘居中游的落後、迂腐觀念,已被競爭的時代遠遠拋棄。要麼拼搏取得成功,要麼落後遭到淘汰。公司中每一個成員,應該有強烈的競爭慾望和求勝精神,要敢於出人頭地,不怕風險,具備“你行我要比你更行”的心理。永遠進取,永遠開拓,這是公司獲得成功的原動力。
在夾縫裡遊刃有餘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生存的夾縫呢?在這裡,我們根據多年的實戰經驗,提出以下4招,希望對你有用:
找軟肋術
每當評估競爭對手的實力時,什麼是優勢?什麼是弊端或軟肋?千萬不能光憑表面現象看問題,需要進行切實的市場調查研究和全面分析。例如,一些現時得以嶄露頭角的老闆,總是喜歡把自己尚未遇到競爭對手的新構思視之為極大的優勢。其實不然,說不定有可能成為某種弊端或弱點。理由很簡單:大凡某種新事物的出現,顧客們起先總會感到有點陌生,而且,總會提出諸多疑問。總之,就是要弄清楚從中可以得到何種實惠。
在分析競爭對手的實力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其中已經發生的、或可能將要發生的變化。例如,有些廠家或商家在當地市場上佔有相當大的貿易份額,看起來實力非常雄厚,實際上並非想像中的如何了得,因為有許多顧客早已對他們的銷售產品和服務質量甚為反感,還有些老闆一旦成功發跡便逐漸開始退化,從一個思維敏捷積極進取的創業者日漸退化成只知吃喝玩樂、不思進取的人,有時還會採取妄自尊大的方法去處理顧客的需求與公共關係,因而招致人們極大的反感。這些都是可能為競爭對手利用的致命弱點。
類似這些變化,有時候會顯得十分微妙。為此,更需要生意人與顧客進行廣泛接觸和對話,充分了解有關的反應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正確判斷和決策。
(2)挖牆腳術
對眾多的中小公司的老闆,能否與大公司進行競爭,或怎樣與大公司進行競爭,是經常會遇到的一個令人感到十分棘手的問題。但一定要對此找出合理答案,並且在作出決策之後才能開張營業,否則,難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