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社會公眾的唾棄,受到稅收機關和工商行政機關的嚴厲查處,直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極個別的商人想透過偷稅、漏稅和逃稅,挖國家稅收的“牆腳”。但是在稅務部門、會計師事務所和國家審計部門的通力協作下,使他們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又折兵,不義之財沒發成,還被罰款、吊銷執照等。

據深圳一次對2664戶個體老闆和承包公司的老闆進行稅務檢查,發現有漏稅行徑的達1883戶,偷漏稅人員比例竟高達七成以上。其中羅湖區的個體戶遲某,炮製出真假兩本賬進行偷逃稅款,真賬的營業額達300萬元,而假賬的營業額還不到70萬元。對他們的錯誤行徑按情節輕重,稅務部門分別予以5倍至10倍的罰款,直到吊銷營業執照,稅法的威力給這些老闆極大震懾。

從當前調查掌握的情況看,有六種偷稅漏稅的現象應引起有關部門注意,制止極少數商人的不法行為,嚴肅國家稅收法規和法紀。

換牌逃稅

目前,部門機關團體開辦了一些經濟實體,但由於自身缺乏相應的資金和經營管理的能手,只好採取招聘經營、定額承包的辦法經營公司。這給了少數不法老闆、個體工商戶以可乘之機。他們搖身一變,戴上校辦公司、國有公司的“紅帽子”,成為機關團體經濟實體的承包者。如此一來,他們不僅逃避了現行較為合理的稅收,還享受到新辦經濟實體的一些減免稅優惠政策,致使國家稅收流入個人腰包。

(2)瞞稅

少數商人利用發票做手腳,採用虛報丟失、偽造塗改、大頭小尾、兩次填寫等手段逃避稅收。例如,某公司承包人將實際金額5萬元的業務分兩次填寫,在業務報銷聯上填的金額是5萬元,而存根聯上竟只填區區50元。還有少數商人公然違反制度規定,設兩本賬。在應付稅務人員的假賬上填寫少量的金額,卻在給自己看的暗賬上記載大宗經營收入,透過這種手段來減少稅收。可惜的是,再好的偽裝也有露馬腳的時候,對於這種瞞天過海的偷稅手段,稅務人員只要下功夫是能夠查出來的。

(3)無證經營

極少數商人,為了躲避稅收管理,採取不辦稅務登記和營業執照的方法進行無證經營。也有些商人借別人的營業執照副本經營。他們採取“你來我走、你追我跑、你疲我賣、你查我躲”的游擊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結算完畢就迅速逃離經營現場,逃避納稅檢查。

(4)以小瞞大

少數商人利慾薰心,他們深諳利潤多交稅也多的道理,便節外生枝,虛增成本,假攤費用,達到賬面上減少利潤而偷逃稅收的目的。

(3…U…W…W)私立賬戶

一些商人對開設的銀行賬戶棄之不用,而又另立賬戶或採取現金交易不入賬的手段,隱瞞收入,逃避稅收。

(6)偷樑換柱

為了提高利潤,謀求更多的財富,個別商人公然銷售經營範圍以外的商品,而且將這部分商品的銷售收入隱瞞,以圖少交稅。例如,某髮廊老闆擅自銷售電視機和電風扇,某雜貨店老闆非法經營建材。稅務部門堅決取締他們超出營業執照範圍的經濟合同,對已經獲取的收入照章追繳了稅款。

以上這些方法你千萬要注意不要採用。否則,也許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了。法律不會給你留有任何餘地!

要避免投機心理

當我們審視一些私營公司的發跡史時,不難歸納出這樣一條“經驗”:不少公司的成功具有偶然性,大多是抓住一兩個好的產品,瞅準一個市場空檔,押寶於市場促銷,一舉成功,然後如法炮製,就像賭博一樣。

公司創業初期運用的這種策略雖然奏效,卻為將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一些私營老闆因此形成了投機心理,始終抱定了一個信念:膽大賺大錢,膽小賺小錢,沒膽不賺錢,一賺就賺大的。於是,總是睜大眼睛尋找市場中可以獲取暴利的機會,而不想紮紮實實地創實績,思想急功近利,經營行為浮躁。只想日進斗金,而不屑微利。很多時候就出現這樣的情況:看到某個產品在市場上走俏,大家便一哄而上,生產同一產品,選擇同一專案,角逐同一市場,最後鬥得兩敗皆傷,誰都沒賺錢,誰都大傷元氣。

實際上,目前的經濟態勢已經很少有暴利可圖了,全社會已經在一個較低層次上告別短缺。工業經濟時代的收益遞減規律在目前的買方市場下向公司發起了嚴峻的挑戰,公司進入微利時代而市場競爭加劇,填平補差式的發展可能性不大,如果不能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