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嶺。黃帝共得了一百單八件神器,逐鹿之戰大顯神威,掃平蚩尤之禍一匡天下,禹山鑄九鼎劃分九州而治。”
“哦,原來天下是這麼得的。”
“大人,九州之鼎實非黃帝所鑄,原本就是九件無上神器。”
“哦。”溫韜聽的心花怒放。
“大人,黃帝因擁有神器而坐擁天下,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
“按你的說法始皇一統七國是得了神器,為何歷二世便亡?”
“大人,老夫自我猜想,劉邦鐵定是得了件神器推翻先秦,這才有了四百年大漢基業。”白文儒陡轉神色,壓著嗓子說:“大人,我大唐盛世何嘗不是擁有神器而得天下,只不過無人知曉罷了。”
溫韜聽了白文儒這番大論,確確實實感覺自已也得悉了亙古奇秘,他暗自尋思:“原來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掩蓋這段真相,哦,的確是用心良苦。”
杜步芳在旁邊聽的一清二楚,心中竊喜:“溫韜有如此大的奇遇,想必是那帝王之命,說不定跟著他將來還能混個國老當當,譬如日後建個凌煙閣那樣的功德殿,自已便可享一席尊位。”
又聽白文儒說:“殷商時期神器均已下落不明,紂王帝辛聽說西伯候姬昌擁有神器,故意羅織無名之罪把姬昌打入死牢,伯邑考獻上七寶香車後,姬昌才得到獲解。大人,七寶香車便是黃帝當年討伐蚩尤所用的指南車神器,紂王深知擁有神器的西歧如果起兵,商王朝無與抗衡,好在姬昌不知道指南車是件神器。不料,姜尚老兒出山幫助武王找了件神器興師朝歌,得了天下。”
溫韜大是心盛連連追問神器在哪。
白文儒指著竹卷:“古籍中並沒有詳述神器在何地,先秦之前知道此秘密的人全都光顧過黃帝陵,均無功而返,李唐得天下實非偶然,乃是擁有神器之過。”
溫韜心領神會:“你是說唐陵!”
白文儒一臉肯定:“大人,我李唐高祖皇帝李淵胸生三乳,異於常人,必定是擁有神器之過。歷來何嘗不是,贏政目生雙瞳雄武過人,劉邦足生六指,楊堅頭生雞冠。而今大唐搖搖欲墜,四海兵戎相見天下分十,必定是開盛世之後將神器埋了導致天下不穩。大人,得此神卷實乃上天垂顏降昭,自當尋找神器以應天示,君臨天下!”
盜墓這事原本見不得光。
歷來的官盜、民盜行事都非常小心謹慎,半夜裡作業都嫌不夠隱蔽。
溫韜聽了白文儒的大論後太過於醉心,心底下認定了是他自已個得到了上天的感應,根本不加什麼忌諱。別人是半夜進行,溫韜則是親自率領數十萬大軍明目張膽的進行,杜步芳跟隨溫韜花了七年時間,對唐陵進行了過細篩一樣的洗劫,那個破壞絕對是空前絕後的。
直到乾陵時生了變。
溫韜率領數十萬大軍呼拉拉鋪天蓋地的到了乾陵,遭遇狂風大雨,電閃雷鳴,別說是開乾陵了連腳都站不穩。繞是奇怪的不行不行,大隊人馬只要一動乾陵的土立馬便被劈成焦炭,軍隊一撤陡轉格朗烈日。溫韜更是疑心神器藏在了乾陵裡,不讓盜也得來硬的,第二次來到乾陵也是一個毬樣,第三次更不用說,差點把溫韜也劈成一團焦肉。
溫韜好不心灰,心傷自已沒有皇帝命,沒有繼續開挖絕了這個念頭。
古籍謄抄的殘本一直由杜步芳保護。
而後,唐明宗天顏振怒兵逼耀州,活剮了溫韜與白文儒二人。
杜步芳帶著殘本逃到幽州隱居。
直到大清王朝定鼎,有天夜裡杜家突然丟了一冊古卷,家裡藏有這種天下奇書太容易招來殺頭的禍事。杜家人秘密遷至太原,繼續隱世。其實,丟的那一冊正是剝殼雞蛋頭偷了去。
【小弟的這本《幽墓黃泉》太需要大家夥兒的支援了,小弟是新人一枚,也不懂的什麼拉票了、搶人頭之類的行為,只是懇請看過這本書的哥哥姐姐,請你們高抬貴手收藏一下,推薦一下下,小弟臥雲浪子甩眼淚感的不行不行,也祝看《幽墓黃泉》的人日進斗金,每天都有個樂呵呵的心情,小弟給大夥兒叩首了!!!再補一句,有個打賞那就更好了,咳咳,有點巨不要臉,是大實話!!<@_@>!!】